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重要回信精神,贯彻落实中宣部有关座谈会部署要求,7月14日下午,广东省委宣传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珠影集团负责同志和省电影家协会、省内电影企业、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电影类)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情真意切、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充分体现了对电影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电影人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电影强国注入了强大动能。广东全体电影工作者要深刻感悟关爱之深、看待之重、期望之高,感恩奋进,不负嘱托。
与会代表认为,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重在践行,学习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崇高风尚贵在传承,广东的全体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扎根生活沃土,书写人民史诗;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坚持崇德尚艺,推动薪火相传。近期,广东印发了推动影视、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全省电影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作了规划部署,广东全体电影企业和电影工作者有信心、有诚心、有恒心合力开创广东电影事业新局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感悟总书记关爱之深、看待之重、期望之高
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感染力,为电影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设电影强国注入了强大动能。座谈会代表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
一要深刻感悟关爱之深。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给文艺界代表回信,2017年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回信,勉励他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2018年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2022年给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家回信,希望他们“崇德尚艺、守正创新,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等等。不久前,总书记还委托中央组织部负责同志向92岁入党的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转达勉励,赞扬他“有一颗炙热的向党之心”。要把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与学习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切领会总书记、党中央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怀爱护,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要深刻感悟看待之重。田华、王心刚、张良、陶玉玲、肖桂云、潘虹、宋晓英、陈道明等8位老师是大家熟悉和尊敬的电影艺术家,奉献了《白毛女》《红色娘子军》《董存瑞》《柳堡的故事》《开国大典》《人到中年》《烛光里的微笑》《末代皇帝》等一系列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塑造了喜儿、洪常青、董存瑞、二妹子、陆文婷、王双玲、溥仪等血肉丰满、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党忠诚、热爱人民,坚守创作初心、勇于突破创新,是电影人学习的典范。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赞誉8位艺术家“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象,给几代观众留下美好回忆”,既是对他们艺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大电影工作者的鼓舞和鞭策。广大电影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打造更多能在历史上打下烙印、在群众中留下口碑的精品力作,塑造更多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艺术形象,无愧人民期待、挺立时代潮头。
三要深刻感悟期望之高。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对电影工作和广大电影工作者提出了重要要求,为推动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标定了航向、指明了路径。这是总书记对电影人的明确要求,也是广大电影工作者应当坚守的艺术理想,必须肩负的时代使命。电影人要体悟总书记的期许和托付,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广东电影力量。
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重在践行,贵在传承
学习贯彻重要回信精神“重”在践行,学习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崇高风尚“贵”在传承。广东是中国电影的主要发源地,是电影创作生产的沃土,也是电影产业发展的热土,在中国电影版图中举足轻重。广大电影人要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弘扬老一辈电影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开拓精神,推动广东电影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实现文艺的创新创造,首先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鲜明指出了电影创作应该秉持的姿态和气度。电影人要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让文化自信成为精神品质、力量源泉、创作方法、根本追求,让电影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亮丽名片。广东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的独特而宝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鲜活素材和文化滋养。电影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把握好“双创”原则,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中寻找素材、激发灵感,从传承千年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中挖掘价值、提炼精髓,将源头活水融入电影创作,不断推陈出新。要聚焦张九龄、苏轼等知名历史人物,广州起义、华南抗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粤剧戏曲、岭南美术、广东音乐等岭南文化IP,打造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气派、岭南特色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传承,谱写时代华章。
二要扎根生活沃土,书写人民史诗。总书记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在重要回信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扎根生活沃土,提醒电影人必须运用好这个文艺创作的制胜之法。老一辈电影艺术家都把体验生活作为传家宝、必修课,拍一部作品,到工厂、到乡村、到部队,一头扎进最基层,一待就是几个月。电影人要树立为人民创作、为人民铸魂的志向,弘扬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传统,俯身走进群众中间、走向生活深处,敏锐捕捉群众在奋斗中的精彩故事,深入挖掘群众丰富动人的内心世界,让电影作品走入人心、产生共鸣。要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文化强省建设等重点任务一线开展创作,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拼搏奋斗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创作更多反映人民心声、贴近人民生活的电影作品。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措施,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广大电影工作者深入生活、直面生活、繁荣创作,以光影记录时代,生动展现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万千气象。
三要创作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衡量一个地方的文艺水平最终要看作品,衡量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勉励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创作精品佳作,提醒电影人必须重视作品这个安身立命之本。今年以来,广东发布影视和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建立文艺选题信息交流机制、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影视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配套机制,为优质项目开发提供支持。同时,积极谋划文艺精品创作,按照红色革命文化、岭南文化“双创”、现实题材等类别储备项目,实施“五年百部文艺精品”创作计划。目前,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乌江引》《英歌》等重点影片创造加快推进,《套装》《大闹天宫》《龙舟少年》《琅琊榜》等一批优质项目正在广东办理备案手续。广东电影人要秉持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坚持内容选材要严、思想开拓要深、艺术创作要精,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电影精品。要充分发挥广东科创资源雄厚的优势,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提升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
四要坚持崇德尚艺,推动薪火相传。德艺双馨是古往今来优秀文艺工作者的重要特征。总书记在重要回信中,勉励8位电影艺术家继续在崇德尚艺上作表率,既是对他们文艺操守的高度肯定,也是对电影行业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广大电影工作者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自觉抵制“饭圈”文化和歪风邪气的侵蚀,在明德修身中实现艺术理想和人生价值。要发扬艺术民主,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主体地位、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鼓励在题材、类型、风格、手法上探索创新。要坚持目中有人,健全电影人才发现、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深入实施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支持青年人挑大梁、当主角,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文艺生态。同时,广东也欢迎头部电影企业和高端影视人才参与广东电影创作,合作共建影视职业院校,形成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广东电影界:打造精品力作,回报党和人民
张良:收到回信,觉得总书记离我们真近
作为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8位电影艺术家之一,张良表示自己的心情至今“很激动,很兴奋”。他透露,8位电影艺术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初衷很单纯,就想“跟总书记汇报一下工作,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就回信了”。他表示,其他几位电影艺术家跟他的心情一样,“大家都觉得总书记这么忙,可对我们8个人的来信还是这么重视,我们感到很幸福、很振奋”。
张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是只给我们8个人的,而是给全国的电影制片厂、全国电影工作者的慰问和鼓励”。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很关心电影,也很关心我们电影艺术家。我们看到他的回信,就觉得他离我们真近。”
“田华同志已经97岁了,我也已经92岁了。”张良感慨,“在这个年龄还能得到总书记的亲笔回信,真是太幸福了。我们希望把这份幸福传达给大家,让大家跟我们一起高兴。我们要一起做好电影工作,来报答总书记,报答党中央。”
珠影集团:要以精品力作回应时代召唤
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张良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在珠江电影集团引发热烈反响。珠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义军表示:“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既是对老一辈艺术家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作为张良所在的电影制片公司,珠影集团第一时间召开了专题党委会学习回信精神。王义军表示,这封回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实践成果,为国有电影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义军透露了珠影集团近来的几项主要工作:创作方面,联合省作协、花城出版社等机构,将优秀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年底推出反映“百千万工程”的纪实电影《粤有年味》,《下南洋》等5部岭南特色影片也正在创作中;人才培养方面,依托广东“繁星计划”和“朱雀逐光计划”,与青年导演和编剧签约,并与9家高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产业布局方面,恢复建立文学部,建立作品规划推进会机制,同时设立宣发机构、完善放映体系,着力推动电影“向南再向南”,有序开拓电影文旅产业。
王义军表示,珠影集团将始终把参与推动电影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作为使命,充分焕发老牌国有电影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广东电影人:扎根岭南沃土,坚定文化自信
曾执导电影《南哥》的珠影导演郑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不仅饱含对张良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深切关怀和鼓励,更是对我们全体电影工作者的一次深刻鞭策与鼓舞。我看到了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重视,也感到作为电影人的重担和压力。”他认为,信中指明了未来电影创作的重心和方向——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他说:“广东的电影人要以张良等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为镜,以更大的热情去讴歌、去表现广东这片欣欣向荣的沃土,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创作出更多具有正向价值的作品,用鲜活的人物形象去触动人心、感染灵魂、引领风尚。”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田东江在分享学习体会时,特别提到了著名导演张良的创作实践。他说,张良执导的作品如《雅马哈鱼档》《特区打工妹》等,都是“扎根生活”的典范。在拍摄《雅马哈鱼档》时,“张良导演走遍了广州的街道”,让演员混入渔船真实拍摄;为创作《特区打工妹》,“带领团队住进深圳工厂宿舍三个月”。这些创作实践充分印证了“扎根生活沃土是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
动画电影《雄狮少年》导演孙海鹏表示,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崇德尚艺、扎根人民、创作精品。作为长期扎根广东的动画创作者,他表示,将始终把岭南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雄狮少年》展现醒狮文化与普通人奋斗,到正在制作的《龙舟少年》和《琅琊榜》,孙海鹏坚信“好东西首先得真,它必须是扎根在土地里、生长在生活中的”。他透露,动画电影《琅琊榜》计划融入潮汕游神、英歌舞等传统文化,用动画形式激活历史中的侠义精神。此外,《雄狮少年》在海外展映的积极反响,也增强了他打造“中国少年”故事宇宙、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信心。
动画电影《落凡尘》的导演钟鼎坦承,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解答了我在创作之路上的迷茫与困惑,为我照亮了前行的方向”。钟鼎认为,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形式,肩负着传递情感、塑造价值观的重任。他主张动画作品应该“饱含对国家和人民真挚的情感”,只有“扎根生活沃土,才能让作品有血有肉”。作为新一代动画人,钟鼎表示将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坚守艺术理想,提升品德修养和艺术素养,在今后创作中继续融入时代精神和人民心声,“相信中国动画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记者 李丽 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