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当舞蹈的流动韵律、诗歌的隐喻修辞与剧场的空间叙事碰撞,一场关于 “手” 的跨界实验正在勾勒大湾区的文化肖像。当代舞蹈剧场《THE HAND:从前有只手》将于7月25-26 日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该作品由广东现代舞团、珠海金湾艺术中心与澳门小城实验剧团三方联合出品,由澳门导演谭智泉执导,诗人席地参与文本创作,以 “手” 为意象载体,解码大湾区的文化基因与集体记忆。
广东现代舞团作为中国现代舞领域的先锋力量,以开放包容的艺术理念著称。此次与澳门小城实验剧团合作,源于双方对跨领域艺术创新的共同追求。此次合作旨在打破传统剧场界限,以现代舞为载体,融合多元艺术形式,展现大湾区文化的前瞻性与包容性。
《THE HAND:从前有只手》以席地的作品为蓝本,讲述一位诗人在湾区酒店追寻“一米湖”时,与“完美之手”相遇并陷入创作狂想的故事。席地表示,作品从对“完美圣洁之手”的存在遐想出发,融入自身在大湾区的生活感悟,在创作过程中与舞蹈编排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剧场语言。“舞蹈与诗歌的融合是一次大胆尝试,它们抽象的表达方式相互呼应,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张力 。”席地认为,通过舞台呈现,诗歌突破了纸面的限制,与舞蹈肢体语言交织,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作为导演,谭智泉以独特的“演绎流”美学风格见长。他将小城实验剧团“演绎时代之流”的理念融入创作,通过声音、形体与装置剧场的融合,将“手”的意象转化为连接世界与内心的情感符号。谭智泉介绍,作品打破了传统剧场“剧本为先”的模式,让舞蹈、诗歌等元素在创作中相互碰撞、彼此赋能,共同构建出一个反映当代大湾区生活状态的故事。“我们希望通过‘手’这一意象,展现人与人、人与城市间既亲密又疏离的微妙关系,呼应大湾区多元文化碰撞下的复杂情感。”
《THE HAND:从前有只手》不仅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更深入挖掘大湾区的精神内核。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叙事方式,作品将大湾区的历史底蕴、人文特色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展现出这片热土的活力与包容,以及大湾区人民携手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我们期待《THE HAND:从前有只手》在舞台上绽放光彩,让大湾区的文化之声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未来,主创团队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成为大湾区文化交流的一个标杆,吸引更多艺术家参与到跨区域的艺术创作中来,进一步推动大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