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6日,佛山举行环两江先行区卫生健康强基创优行动启动仪式,正式发布《佛山市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该《方案》聚焦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丹灶、西樵、九江、龙江、白坭、西南等6个镇街),引领带动协同区(狮山、南庄、乐从、勒流、杏坛、荷城等6个镇街),力争通过3年时间,促进环两江先行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设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及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医防、医育、医校、医企、医养、医产“六医”有效融合。
环两江先行区为佛山城乡二元结构的典型区域,12个镇街承载着380万常住人口(占全市近40%)的健康服务需求,虽然医疗服务资源和能力处于全市中等水平,但医疗资源配置仍存在“规模达标与质量不足”的矛盾。
该《方案》提及,2025年目标,建成6个三甲医院领衔的紧密型健康共同体或医疗联合体,实现先行区镇(街道)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覆盖,在先行区镇级医院新建成2个以上市级医学重点专科或中医重点专科。
2026年目标,先行区基层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服务率提升到75%以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5%,医养结合服务率达到50%,基层诊疗量进一步提升,更多群众愿意就近就便到基层看病就诊。
2027年目标,构建起完善、高效运转的紧密型医联体、健共体示范样板,先行区新增1家以上三甲医院,12个镇(街道)均拥有不少于1家二甲以上单体或健共体医院,12个镇(街道)实现旗舰型中医馆、中医阁全覆盖,6个核心镇(街道)均拥有不少于1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核心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推荐标准,打造具有佛山特色的“六医融合”的改革典型。
为实现目标,《方案》提出三大方面12条具体措施,核心聚焦“扩大优质服务辐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六医融合’服务”三大维度。包括加大高水平医院资源下沉力度、创新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拓展区镇健共体建设等具体措施。
会上,启动了“五大名院强基层”行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5家高水平三甲医院与核心区6个镇街开展优质医疗结对共建,通过资源下沉、技术输出、人才培育等方式,为基层服务能力跃升注入强劲动力,让当地居民无须长途奔波,就能就近享受与大医院同质的诊疗服务。
其中,顺德区龙江医院挂牌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龙江医院,三水区白坭镇人民医院挂牌为佛山市中医院白坭医院,三水区妇幼保健院挂牌为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三水医院,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挂牌为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丹灶医院,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挂牌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西樵医院,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挂牌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九江医院。
“十大中心优服务”行动也同步启动。10个在专业领域各具优势的卫生健康单位将以环两江先行区为服务核心,做优做实常见慢性病、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和治疗服务,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为“多彩佛山”建设注入健康活力。
其中,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挂牌为佛山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佛山市中医院挂牌为佛山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指导中心,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挂牌为佛山市医育融合服务指导中心,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挂牌为佛山市眼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为佛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挂牌为佛山市传染病防治指导中心,佛山市口腔医院挂牌为佛山市口腔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挂牌为佛山市医防协同指导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挂牌为佛山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指导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挂牌为佛山市糖尿病防治指导中心。
文/胡睿 通讯员 佛卫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