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7月16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与著名物理学家徐一鸿教授展开了一场深入的物理对谈,从牛顿力学到量子场论,回溯了物理学统一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刻思考。
两人回顾了2025年这一物理理论纪念节点,包括狭义相对论120周年、海森堡矩阵力学100周年等重要时刻。在谈及数学与物理的关系时,两位学者一致认为,物理直觉比复杂的数学工具更重要。徐一鸿以盖尔曼发现夸克为例,强调洞察力的价值;张朝阳也提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并不精通高深数学,但凭借对物理本质的深刻理解取得突破。
面对AI是否会替代人类进行物理研究的问题,徐一鸿认为,目前AI仍无法具备人类的科学直觉。张朝阳也表示,前沿物理仍需依靠人类思维,科研的意义在于推动人类认知边界,而非追求短期应用。
此外,针对近期有研究预测“AI未来或能发展出类似人类的物理直觉”,徐一鸿教授指出,当前AI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快速访问大量数据库上,“目前AI能做到的可能是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加一些变量、参数,但这不是探索物理的方式,我们还是需要一些人类的超级大脑。”张朝阳表示认同,前沿物理研究仍依靠人类思维,AI无法产生类似人类的“直觉”。
张朝阳最后还提到,注意到许多学生非常关注研究物理的未来出路、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此,他认为,物理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推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研究者不应过分着眼于短期商业应用,更不能以功利性牟利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