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6岁的李先生(化姓)反复剧烈腹痛长达数年,胃肠镜、CT、MRI等检查,均未发现肿瘤、炎症等器质性病变,一度依赖强效止痛药维系。今年6月入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简称南医三院)内科,中医科的介入带来了转机。医院中医科特色的“并针疗法”迅速化解了李先生持续多年的健康危机。日前,南医三院举办防·治·康中医药全景体验活动,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中医骨伤科三大优势科室,通过沉浸式体验传播中医药“治未病”“中西医协同”特色,以提升公众健康素养。记者也得以体验并针疗法、刘氏火熨术、正骨手法等南医三院中医特色疗法。
中医科:并针疗法,1分钟解“筋结”
前后不到1分钟,实际上扎针只需要几秒,中医科主任谢国平主任中医师行云流水的一套操作精准锁定病灶,并运用其创立的特色“并针疗法”,让记者立即感到肩颈大为放松,前倾的颈椎也恢复了许多。
谢国平以李先生的病情为例表示,当时他在患者右上腹部触摸到异常紧张的肌肉组织高度怀疑这是长期剧烈疼痛刺激下局部筋结挛缩形成的病灶,属于中医“筋结”范畴,也可称为“肌源性腹痛”。而这类由肌肉、筋膜长期过度紧张、收缩形成的粘连和激痛点,其细微的结构功能改变,恰恰是常规影像学检查的“盲区”。明确了“筋结”这一核心病机,谢国平主任果断采用其创立的特色“并针疗法”。
并针疗法不同于普通单针针刺,是将双针精准并排刺入患处僵硬板结的筋结区域,通过严格控制的针刺角度、深度与精妙的手法力度,对局部粘连的筋膜与顽固的肌肉结节进行高效松解。
谢国平介绍,他创立的“并针疗法”,根植于中医骨伤科学精髓(尤其经筋理论),同时深度融合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及软组织外科学、肌筋膜链理论、激痛点学说等现代医学新知,并引入精准靶点治疗理念。据介绍,该疗法具有操作迅捷(疾进疾出、无需留针)、安全性高(显著降低晕针、断针风险)、适应症广(尤其擅长软组织粘连、挛缩、筋结类疾病)、起效迅速等显著优势。谢国平表示,至今接受并针疗法的病人已有12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除了并针疗法,中医传统疗法中心还有正筋整骨术、传统针刺(毫针刺法、电针等)、皮内针、小针刀治疗、耳穴压豆、拔罐、穴位贴敷、穴位埋线、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中药熏洗、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等疗法,其中“正筋整骨术”也极具特色。
据了解,正筋整骨术也由谢国平创立。该疗法是他总结了近三十余年临床经验,集手法百家之长,以解剖生物力学、触发点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创立的。“精准定位病变部位,手法轻柔而精准,安全可靠,见效迅速。”谢国平表示,通常情况下,腰椎间盘突出手法只需要30秒或一分钟完成。通过正筋整骨,可快速纠正骨骼错位、缓解肌肉痉挛,恢复筋骨正常生理功能,适用于颈肩腰腿痛、网球肘、关节错缝、脊柱侧弯等多种骨关节疾病,对改善患者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效果。“脊椎就像大桥,桥墩类似椎间盘,旁边的拉手类似脊椎两边的肌肉,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是两边的肌肉力学发生了改变,椎间盘因受力不平衡而突出。”谢国平称,同样道理,膝关节痛也是力学不平衡导致的,通过像汽车轮胎的四轮定位,恢复膝关节的力学平衡,走路就能顺畅。
康复医学科:融合现代康复医学技术与传统治疗
除了中医科的并针疗法、正筋整骨术,康复科的刘氏火熨术、棍针拔筋、火龙罐等,以及中医骨伤科的黑药膏、白药膏、正骨手法、中医微创治疗等,都是绝活。
用特制的熨具蘸取中药药酒点燃,快速、精准地在穴位上滚、熨、按,瞬间的热力与药力,直抵身体深层,体验者表示:“感觉身体里的寒气一下子就出去了!”这就是康复科特色项目刘氏火熨术。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治疗师邹丽萍表示,刘氏火熨术是用特制的熨具蘸取中药药酒点燃,快速、精准地在疼痛点或穴位上滚、熨、按,让瞬间的热力与药力直抵深层。它的核心在于“药、火、熨”三者的完美结合,热力与药力通过熨具瞬间渗透,如同“热力钻头”,快速打开皮肤屏障,将药效送达筋骨;燃烧产生的药性挥发与热能交融,更高效地迅速驱散因寒湿引起的疼痛、麻木。对于关节冷痛、陈旧性损伤、宫寒痛经、脾胃虚寒等病症,常常能立竿见影,一次操作即感轻松。刘氏火熨术,药火交融,驱散寒凝痹阻;棍针拨筋疗法,精准松解,重塑筋骨平衡;火龙罐,温通四效,旋转揉出健康……不同的疗法针对不同人群,祛湿驱寒、调经止痛、缓解疲劳,效果都很好。
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姜丽主任医师介绍,南医三院康复医学科特色是精准康复、再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康复,将现代康复医学技术与传统治疗融合在一起,有18项中医适宜技术,目前主要采用超声可视化精准治疗,即在超声影像下观察病灶,了解病灶性质特点、病情轻重及范围大小之后再决定采用哪种中医西医技术。适用于传统的颈腰腿疼痛,且对不适合手术或病情没有达到手术程度的病人来说,更简便易得、物美价廉,可串联慢性疾病居家和在院康复治疗。
中医骨伤科:无痛手法整复技术、专业脊柱正骨技术是专长
因为一个喷嚏导致腰部无法活动、因为搬重物后直不起腰……这类脊椎小关节紊乱引起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临床上常能遇到,通常不需要做手术。南医三院中医骨伤科高彦平副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小关节数量多,排列复杂但又整齐。长期不良姿势、剧烈运动后、外伤等原因都可以直接导致小关节紊乱,错位后会引起局部肌肉不适甚至坐立难安。“小关节紊乱一般疼痛突发而剧烈,痛点较为局限,有明确压痛点,相关位置活动受限。患者往往不敢动弹,被迫保持固定体位。”
小关节紊乱在中医骨伤科通过保守治疗即可有明显缓解。轻度的小关节紊乱,可以采取热敷、卧床休息等保守治疗方法;疼痛比较严重的可以试行手法复位。若诊断明确,施行手法后即可得到立竿见影的疗效。要提醒的是,做手法复位前一定要先做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和腰椎狭窄等情况。
高彦平介绍,南医三院中医骨伤科坚持“能简单的不复杂、能保守的不开刀”的治疗理念,采用不手术的方式进行科技保守治疗,骨科不手术的病人也可以进行治疗。
常见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非手术治疗尤其是骨折脱位的无痛手法整复技术,是骨伤科的专长,能够在无痛的情况下实施手法治疗;专业的脊柱(颈椎、胸椎、腰骶椎)正骨技术是骨伤科的特色疗法之一,结合临床解剖学,调整小关节的功能紊乱,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运用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内外结合治疗各种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强直性脊椎炎、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等;骨伤科特色注射疗法通过对疼痛部位的药物注射,可有效缓解和治愈急慢性软组织疼痛如肩周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的骨膜炎、急性腰扭伤、落枕等疾病由引起的各种不适;针刀疗法也是骨伤科特色技术之一,对治疗急慢性软组织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创新和发明了治疗跌打损伤的独特秘制药膏“正骨黑药膏(1号膏)”“正骨白药膏(2号膏)”和骨折外用的“正骨黄药水”。
“很多病人骨伤后希望保守治疗,不想做手术,要进行筛选。如果病人骨伤比较重,许多方法包括中医治疗效果不佳,建议做手术;预估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的,建议在该开刀时要开刀。”高彦平称。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董莹 赵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