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伍阿姨(化姓)怎么也想不到,前几天晚饭前的一通电话,竟堪堪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7月15日下午,伍阿姨出现了上腹部不舒服、反酸等症状,原本以为是胃病犯了,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查,竟是心肌梗死的前兆。得到抽血结果的医生,却怎么也打不通早早归家的伍阿姨的电话。一分一秒的流逝,都意味着伍阿姨的病情将变得更凶险。最终,医院在民警协助下成功联系上伍阿姨,并通知她赶紧就医。成功手术后,伍阿姨脱离了危险,目前恢复良好。
伍阿姨今年75岁,有糖尿病病史。7月15日下午午觉醒来后,她觉得头晕、胸闷,加上前几天伴有反酸、嗳气等不适,她以为是胃病犯了。于是,下午4时左右,伍阿姨在女儿的陪伴下,来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和门诊就诊。
然而,患者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无急性心梗图形。但鉴于患者高龄及病史,有过短暂的胸闷史,精神状态也不太好,接诊的尹金柱医生认为仍有必要排除急性心梗的可能,遂与患者充分沟通后,为患者加做了血心肌酶学检测。
此时已临近下班时间,尹金柱再三嘱咐伍阿姨要及时在手机上查看检查结果,并注意接听医院电话。在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中,伍阿姨症状稍缓解,便自行离开了。
当日下午6时许,尹金柱突然接到检验科报告危急值的电话,告知抽血结果提示高敏肌钙蛋白I:0.162ng/ml,这意味着伍阿姨存在急性心梗的可能,必须马上通知她紧急住院治疗。但伍阿姨留下的电话号码始终无法接通。
尹金柱立即将情况汇报医院,医院迅速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通过行政总值班、医务部、信息科、保卫科以及梅花村派出所西元岗社区民警通力合作,没过多久便成功联系上伍阿姨,并告知其病情不容乐观。
晚7时许,伍阿姨在女儿陪同下来到广药大附一院急诊科时,医护人员已提前准备就绪,并通过复查心电图怀疑伍阿姨下壁心梗。紧接着,胸痛中心值班医师会诊,心血管一科李博维医生查看病人,考虑诊断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明确,有急诊冠脉造影术指征;心血管一科林忠伟主任及导管室工作人员迅速启动导管室;晚8时许,医护人员将伍阿姨送达导管室行介入手术。
冠脉造影提示伍阿姨的冠状动脉存在多支血管病变、严重狭窄,危险性极高,猝死风险很大,其中右冠状动脉中段可见局部巨大血栓影,血管几乎完全闭塞,结合心电图考虑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有PCI术指征。医生立即行球囊扩张术,于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一枚。术后伍阿姨胸闷缓解。门球时间(D-To-B)仅为44分钟。目前,伍阿姨已经转入普通病房。劫后余生的她现在状态不错,说起话来也底气十足。“医生让我要定期复查,这次手术放了一条支架,一个月后还要复查看看再放另一条。”
专家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起心肌坏死,使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急性心肌梗死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时间越短越好,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早期识别、及早救治至关重要。当身体突发持续胸痛或胸部压迫感,伴有大汗、晕厥或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时,应怀疑有心肌梗死的可能。
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常见症状,一般比较剧烈,持续时间多在20分钟以上,位置常在心前区、胸骨后等,多为闷痛、钝痛或压榨性疼痛。有的胸痛持续数分钟,但反复发作,也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常无明显缓解;有的还会出现左肩痛、背痛或是牙痛等,有的还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或上腹疼痛等。有些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腹胀、食欲下降等,有的表现为胸部不适感等,严重情况下也会出现休克表现,例如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及皮肤湿冷等。
据介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广东省胸痛中心认证单位。目前,医院胸痛中心已制定各类胸痛的诊治流程,完善胸痛的“绿色通道”建设,365天24小时全天候开放,保障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得到及时、快速、规范救治。目前,国家胸痛中心门球时间(DToB时间)为90分钟,广药大附一院自胸痛中心开始建设以来,一直以50分钟为建设目标,开展一系列缩短胸痛患者门球时间PDCA持续改进措施,目前大部分案例均能达到DToB时间在30到50分钟之间。
专家提醒,当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胸痛时,一定要沉着冷静科学救治,争取宝贵的黄金救治时间。一是正确自救:绝对休息及避免情绪激动,如有急救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硝酸甘油每次含服一片,含化后仍有症状可再次含服2次。二是及时就诊:如果胸痛不剧烈、一般情况尚可,可前往就近医院急诊就诊,如出现剧烈胸痛或生命体征不稳定,一定要及时拨打“120”,等待专业救治,不要冒险自行去医院。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