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2025年11月13日,第五十四届泰国眼科年会在曼谷隆重开幕。爱尔眼科集团广珠区大视光科主任张晓晓博士作为该领域唯一中方代表受邀出席,并在大会上发表题为“近视防控新趋势——离焦框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应用”的专题演讲,以行之有效的方案助力全球近视防控,有力促进了相关前沿技术的国际交流。
张晓晓在发言开篇即指出,全球近视问题日趋严峻。据预测,至2050年全球近视患病人数将攀升至50亿,其中高度近视患者近10亿,而东亚地区的近视高发态势尤为凸显。面对这一挑战,离焦框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干预手段,其防控价值日益凸显。与普通单光镜片不同,离焦镜片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在将中心视力图像聚焦于视网膜上的同时,能使外围聚焦到视网膜前方,形成周边近视性离焦,从而有效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
基于在近视防控领域的深厚积累,张晓晓系统性阐述了离焦眼镜的科学机制,并依次援引随机对照试验(RCT)证据、长期随访结果以及覆盖超万例中国儿童的真实世界数据,全面论证了离焦框镜在控制近视进展方面的显著效果与临床推广价值。随后,她进一步指出,这一完整的证据链不仅证实了离焦镜片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且依从性良好,更标志着该技术已从科学理论迈向成熟的临床解决方案。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部分核心数据来自爱尔眼科集团牵头的离焦框镜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凭借超大样本和高度代表性,该研究成为全球真实世界证据的重要来源之一,也让中国的近视防控实践真正走向国际舞台,从“本土经验”跃升为“全球典范”。
然而,卓越的效果背后是严格的验配门槛。镜片的离焦参数需与个体眼部参数精确匹配,因此,张晓晓一再强调确保离焦眼镜发挥最优作用的关键在于,必须前往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验光与配镜。大会期间,张晓晓带来的“广州经验”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她与来自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专家学者,就镜片设计的优化方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干预策略,以及中国在近视筛查方面的大规模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事实上,这是张晓晓继出席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三届亚太斜视和小儿眼科大会(APSPOS)、以中国唯一代表身份出席第10届韩国视光年会后,再一次站上国际舞台,向全世界分享“广州经验”和“中国方案”。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张晓晓 韩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