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有关情况。针对迅速发展的智能驾驶技术,公安机关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智能驾驶”规范管理。
破获电诈案件173.9万起
公安部刑侦局政委姜国利表示,“十四五”期间,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立案数同比下降25.7%。命案发案率持续走低,2024年中国每10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4起,是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保持对涉黑恶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590余个、恶势力犯罪组织8900余个,破获相关各类刑事案件10.5万起。
“十四五”期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73.9万起,拦截诈骗电话124.1亿次、短信109.3亿条,国家反诈中心累计下发资金预警指令2036.8万条,见面劝阻2821.5万人次。深化对外执法合作,捣毁境外诈骗窝点200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万余名。
缴获各类假冒“特供酒”26万瓶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等专项行动,严打食品安全领域突出犯罪,共破获相关刑事案件6.4万起。
公安部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李剑涛介绍,针对非法制售特供酒违法犯罪问题,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净风”专项行动,侦破“特供酒”刑事案件540余起,缴获各类假冒“特供酒”26万瓶,涉案金额37亿元。
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为创新“护航”的重要一环。今年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电影热映,浙江、安徽、重庆等地公安机关根据掌握的线索,侦破了数起通过搭建盗版网站、App,传播盗版电影牟利案件,抓获一批犯罪嫌疑人,有力维护良好的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秩序。李剑涛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5.6万起,立案侦办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576起。
近1亿人次享受异地办证便利
“十四五”期间,公安机关深化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近1亿人次群众享受异地办证便利;驾驶证“全国通考”等60余项交管便民措施惠及群众60多亿人次……
李剑涛说:“全国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安‘一网通办’App,整合集成身份证办理、交通管理、出境入境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重名查询、规范汉字查询、网站备案查询等便民应用308项,累计注册用户1.14亿人,共提供服务3700余万次。”
“脱手脱眼”或面临三重法律风险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所搭载的“智驾”系统,都还没有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驾驶人才是最终责任主体。如果驾驶人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脱手脱眼”,不仅存在严重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及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据介绍,公安机关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细化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规章,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升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可靠性,制定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并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的操作规范纳入到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