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每天清晨,凤岗镇的主干道上总会出现长长的车流——这是往返深莞两地的上班族开启新一天的通勤。随着深莞两座城市联系越来越紧密,“住在凤岗、工作在深圳”或“创业在东莞、生活在龙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最盼的就是办事不用再在两座城市间来回跑。日前,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与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联合印发《深莞政务服务跨域融合方案》,用一系列实在举措,让这个期盼变成了日常。
渠道打通了,办事能“就近选”
打开“i莞家”APP,点击“深莞融合专区”,深圳的公积金提取、东莞的社保查询一目了然。这种“指尖办”的便利,让每天往返深莞的上班族直呼“过瘾”。目前两地已在手机端实现58项高频事项跨域通办,社保、医保等查询类业务“秒出结果”。
在雁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着全市首个村级“莞深通办”窗口,可办理深圳市466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业务,打通“莞深通办”政务服务到家门口的最后一里路。72岁的刘伯戴着老花镜坐在窗口前,“以前要坐半小时公交去镇里,现在出门遛弯就能办。”
医院里的政务窗口更让人惊喜。凤岗金美济妇女儿童医院的“医政通”窗口前,准妈妈林女士一边等着产检叫号,一边就办好了产前定点登记。“产检完直接办手续,不用抱着肚子跑政务大厅,太贴心了。”这个东莞首个医院政务窗口,已为两百多名深莞孕妈省去了跨区奔波的麻烦。
服务走心了,办事像“走亲戚”
“没想到你们能帮我跟深圳的部门视频沟通!”在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刘女士通过5G视频设备,和深圳人才园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直接对话,当场解决了因办理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需申请退费的疑难问题。这种“视频办”业务,让两地政务服务实现了“屏对屏”的零距离。
在松山湖,与深圳六个区的通办合作覆盖了企业开办、人才补贴等600多项业务,连惠州惠东的群众都来这儿办深圳的事。
为进一步深化深莞政务服务融合,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以深莞两地企业及两地通勤人员为目标人群,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深度调研深莞两地服务需求,摸清深莞通办现状,切实找准企业和群众的服务需求。
细节里藏着温度。在凤岗镇政务服务中心,外语翻译设备、手语客服随时待命;松山湖的志愿者会手把手教老人用自助机;审前服务区的工作人员会提前帮群众核对材料,让平均等候时间缩短了近四成。这些贴心举措,让办事群众心里暖暖的。
如今,深莞政务服务融合还在加速。下一步,将实现办理结果“深莞通取”,办事人申办业务后可在深莞就近选择政务服务中心领取证件结果,将实现绿色通道互认,在深圳或在东莞已取得“绿色通道”优先服务资格的群体将可在两地无差别享受优先服务。就像常来办事的周先生说的:“以前觉得过了深圳河才算进城,现在办起事来,深莞就像一个城市。”这种看不见的“同城感”,正在政务服务的点滴变化中,成为深莞居民最真切的体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