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永和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统筹引导“瑶有英讯”高校实践团队开展“三下乡”系列活动,通过义教、调研、直播等多元形式深耕乡土,推动非遗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永和注入青春动能。
依托人才驿站资源协调优势,团队走进蒙峒古镇、永和文化广场开展非遗双语义教。课堂上,孩子们在精美绘本中描摹“long drum dance”的律动、拼读“embroidery”的绣线,瑶绣与长鼓舞在稚嫩笔触中焕发新彩。当孩子们指着绘本中的瑶王印自豪地说出“This is my hometown”时,文化的根悄然扎进心田。
在永和文化广场,团队借助“数字炸弹”等游戏营造轻松氛围,在折纸与涂鸦中自然引入“rice cake”“brocade”等非遗元素,让传统文化在欢笑与童趣中润物无声。
人才驿站主动牵线搭桥,协调壮瑶宝生态产业公司和卢屋寨村,为团队实地调研提供平台支持。在壮瑶宝公司,团队实地了解山苍子果实到精油、药枕的全流程,感受到“非遗技艺+生态资源+现代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卢存良、卢德裕等传承人交流中,团队深刻体会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情感与传承压力,也共同探讨陶艺培训、非遗体验、文创开发等转化路径。
覃玉娇展示紫苏酱制作技艺,赵火燃演示腊肉制作流程……在直播助农活动中,人才驿站和团队成员共同助力非遗美食走向更大舞台。通过镜头,观众感受到技艺之美、匠心之重,订单纷至沓来,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动力。
未来,永和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将持续强化“引才、育才、用才”功能,吸引更多优秀团队走进田间地头,让高校所长与乡村所需精准对接,共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杨开泳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