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保护优先,打造广府文旅新消费集聚区
7月28日,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花都区三华村城市更新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华村坐落于广州北站片区的核心板块,其更新改造将助力北站地区发挥空铁联运优势,集聚现代服务业,提升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打造成亚太地区空铁联运大型交通枢纽、湾北商旅门户及现代服务业平台、绿色生态站城融合发展区。
空铁双枢纽赋能片区强产兴城
三华村是全市首批52个按照“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推进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也是广州市传统村落、广府文化乡愁的活态博物馆,也是近代革命见证地。
从历史传承看,三华村的更新改造项目是落实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举措。三华村于北宋开村,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村内“宗族-房族-支族-家庭”四级结构井然有序。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现存的中国同盟会广东番花分会旧址是近代革命文化的历史见证。
三华村是广府水乡传统村落风水营造典范,整体为“蟹形”布局,四面环水“金带环绕”独特村落景色,村域水塘环抱的布局特色至今仍保留完好。
从交通区位看,三华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加快北站新城建设,打造重大产业平台。三华村位于广州北站片区的核心板块,通过空侧捷运线、空铁大道、广州东环城际等实现空铁联运,拥有空铁双枢纽联动客流,将赋能片区强产兴城。
北站地区发挥空铁联运优势,集聚现代服务业,提升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将打造成亚太地区空铁联运大型交通枢纽、湾北商旅门户及现代服务业平台、绿色生态站城融合发展区。
更新将带动广州北站新城开发
三华村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广州市传统村落,三华村改造项目有利于探索传统村落更新方式,促进文化资源永续利用;也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这里还是花都区打造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标杆,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三华村历史文化资源集聚度高,拥有16处不可移动文物,本规划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同时引入文化、商业、旅游产业资源,打造成以广府文化为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片区产业升级。
该地区的城市更新还将带动广州北站新城开发,打造北站发展新引擎。三华村紧邻广州北站,是北站新城未来重要的文旅产业核心。本规划有助于吸引集聚北站客流,引流为留,助力北站新城建设。更新改造工作也将完善地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打造产城融合的智慧未来社区,全面激发城市活力。
活化利用打造广府文化景区
基于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对旧村的品质提升,三华村将打造成弘扬广府文化底蕴,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广府文旅新消费集聚区、湾区城市微度假目的地、广州传统村落亮丽名片,重塑粤韵流芳的文化之心,创造美好家园的欣荣场景。
在空间规划中,三华村将延续“蟹形布局、金带环绕”格局,以古村为芯,风水塘为带,构建“一芯三坊,一环多廊”的空间结构。其中,“一芯”是指古村活力芯;“三坊”包括滨水商业坊、北部花园坊、南部花园坊;“一环”是指环村风水碧带;“多廊”包括多条辐射状绿廊。
广州北站、白云机场双枢纽将赋能三华片区文旅发展,完善空铁产业金廊文旅功能板块。依托空铁大道和新街大道,打造文商旅产业金廊,推动三华片区文化联动北站国际消费融合发展。
规划指出,开发将以保护优先,打造广府文化景区。围绕历史水系、历史文化资源和公共空间的活化利用,打造三华资政风华、古祠流芳等“一环十景”。联通历史水系,重塑“金带环绕,一衣带水”的村落自然景观;以水为骨,沿街展巷,打造“活力圈层”和“活力廊道”;突出一塘一特色,实现四季皆有景。
在交通上,将形成三条不同层级纵向交通廊道,疏解三华片区交通压力;打通两次三支的横向交通廊道,解决交通孤岛的问题;纵横相连,形成环绕历史风貌片区的交通服务环线。同时,打造微循环观光巴士、古村漫游、水上游船三类游玩线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