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金色篝火如绸缎般舞动夜空,各族同胞手牵手、心连心,环绕跃动的光与热,踏着同一节拍纵情共舞。7月30日晚,2025年龙穴民族音乐会暨新时代文明实践“周末音乐会”精彩上演,为粤港澳大湾区献上了一场政企联动、跨越民族、军民共建的文化盛宴。
民族艺韵交织,篝火映照同心
星火与灯海温柔点亮了龙穴岛的夜幕,一舞《青春》如炽热焰种,瞬间引燃全场的热情氛围,拉开了华彩的序幕。来自广船国际有限公司的少数民族同胞身着绚丽民族服装,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悠扬的少数民族民歌与小候鸟合唱团清澈的童声交织共鸣,唱响了民族团结的动人乐章。中国传统曲艺笛筝合奏,刚柔相济,勾勒出意境深远的东方美学画卷。驻岛部队官兵表演的武术刚劲有力,生动诠释了“中国力量”,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整场演出打破传统与时尚、地域与民族的界限,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守望相助的时代主题。
当金色篝火如绸缎般舞动夜空,活动迎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各族同胞手牵手、心连心,环绕跃动的光与热,踏着同一节拍纵情共舞。跳跃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喜悦笑脸——这一刻,音乐与火焰熔铸成民族团结最炽热、最鲜活的图腾。
广船国际员工沙文英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参与南沙民族音乐会,作为彝族同胞,她带来了充满民族特色的彝族舞表演。她表示,每逢节日,街道举办的民族活动让她找到了家乡的归属感。
龙穴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龙穴岛作为千年商都广州的出海口,因港而生、依港而兴,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形成了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景象,共同打造了年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的国际化大港口和年产值超400亿元的世界级造船基地,涌现出了一批大国工匠,绘就了独具魅力的民族融合发展画卷。龙穴的每一次跨越发展,每一艘巨轮的建成,都凝聚着岛上5.5万多名建设者的团结奋斗和辛勤汗水,共同浇灌出“来了就是龙穴人”的深情厚谊与温暖共识。近年来,龙穴街道深入实施民族融合“三个一”工程,通过打造一条“民族风情街”,建设一个产业工人图书馆、小石榴公园、心理茶馆等融合阵地,办好一场“民族音乐节”“民俗文化节”“小候鸟”等系列共融活动,用心用情提升各族同胞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助企排忧解难 “小候鸟”欢度暑假
活动现场,一群可爱的“小候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以一曲配以手语表演的《国家》,用清澈歌声激荡全场。他们的笑脸,正是龙穴岛深化为企服务、助企排忧的生动写照。
龙穴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主任石练民表示,街道打造了系列暖心工程,通过多种举措解决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又以文化活动丰富生活,让外来工作人员感受到南沙温度。今年的音乐会首次让“小候鸟”登台表演,让爱国情怀与亲情在夏日里共升华。
据悉,为解决辖区企业职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题,龙穴街道携手广船国际、中船黄埔文冲公司,联合举办了第三届暑期关爱来穗“小候鸟”托管服务。50余名“小候鸟”得以在龙穴与父母团聚,共度快乐假期。今年的托管班精心安排了传统文化、手工制作、趣味游戏、科普讲座、体育及外出参观等丰富课程,让孩子们收获充实而难忘的暑假。
来自攀枝花的李明艾是一名彝族“小候鸟”,这是她首次参与民族音乐会表演。“上台时心跳得飞快,后来越来越放松,下台时特别自豪。”她表示,能和妈妈、外婆团聚十分开心,托班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学了好多有趣的知识,还认识了新朋友。两周的行程即将结束,她期待着明年再来龙穴岛游玩。
夜市涌动激活力,港口鲜果直击味蕾
活动现场两侧,文创产品、非遗体验、宵夜美食、梅州特产、广式甜品等多元摊位及民族风情打卡点汇聚人气,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非遗”文化魅力。龙穴街道企业社工组织展出的民族文创摊位尤为亮眼,景泰蓝、手账、民族迷你服饰等20余件作品,均由本地居民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创作。其中,以“黄油蟹”“龙宫仙山”“白鹭湿地”“梦想号”“龙宫阁”“张保仔洞”等龙穴特色文旅IP为主题的冰箱贴、胸针等文创产品广受欢迎。这场“美食+文化”的盛会,令人流连忘返。
最令“果粉”惊喜的当属“港口鲜果大卖场”。依托龙穴港的独特区位优势,“即靠港、即开柜、即售卖”的创新模式让“鲜”度触手可及。泰国金枕、猫山王、黑刺榴莲果肉饱满,香气四溢;美国车厘子、新西兰奇异果、红宝石啤梨、战神西瓜、无籽葡萄、泰国山竹,以及应季蟠桃、清甜椰皇……琳琅满目的全球鲜果吸引观众争相选购。这种无缝衔接港口物流与终端消费的模式,让游客第一时间品尝到跨越山海的甜蜜,成为活动的独特亮点。
文旅赋能经济,擘画海岛度假新蓝图
本次民族音乐会,是龙穴街道深化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全力推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精彩实践。近年来,龙穴街依托港口资源、生态禀赋与文化积淀,持续优化旅游环境,积极引进和培育文旅项目,着力打造滨海文旅消费地标。值得期待的是,作为龙穴街“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备受瞩目的“春隆海岛度假乐园”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很快与大家见面。该项目将集港口特色美食、湿地白鹭景观、黄油蟹科普体验于一体,其开放将进一步丰富龙穴文旅业态,提升区域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海岛度假新体验。
当篝火的余温尚存,市集的灯火渐熄,龙穴街的夏夜在欢歌笑语中缓缓沉淀。这场融合了民族精粹、非遗文化、港口活力与未来憧憬的盛会,不仅是一场视听与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认同、情感联结与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龙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龙穴街道将紧紧围绕‘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主线,持续深耕‘滨海文旅狂欢节’品牌,举办‘榴莲节’‘车厘子节’‘龙穴三圣公诞民俗文化节’等特色系列活动,推动龙穴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深化政企联动,切切实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企业扎根龙穴发展注入新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 龙穴宣
拍摄/剪辑: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林钢威 实习生 梁锦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