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交通安全统筹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交通安全统筹业务的属性定位。紧接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发布关于非法“交通安全统筹”的风险提示,这是其近一年来第二次发布此类提示。这一系列密集的动作,直指近年来市场上愈演愈烈的“车辆统筹保险”乱象。
交通安全统筹对外销售
属非法违规行为
《通知》明确,任何机构不得面向不特定车辆开展交通安全统筹。中保协在风险提示中指出,交通安全统筹非保险,仅限企业内部互助,对外销售属非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关于“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指出,有大量消费者投诉反映一些“汽车服务公司”以保险公司名义对外销售“统筹保险”,投诉的问题主要有虚假宣传冒充保险进行销售、售后理赔难、退保难。案例显示,有运输安全统筹公司的业务人员冒充是中国人保的工作人员,以可购买汽车商业险为由诱骗其通过二维码进行付款。付款后消费者收到的合同却显示是统筹服务,并非正规的商业险保单。
一位保险代理人向记者指出,部分车辆统筹单列明“统筹项目”“责任限额”,内容和设计与汽车保险合同十分相似,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另一方面,此类“车辆统筹”通常价格低,且允许高风险的汽车购买,因此成为部分车主的选择。
新能源车主
可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投保
保险业多方正合力整治“车辆统筹保险”乱象。中保协表示,保险行业上线运行“金事通”APP,支持车主查询名下合法有效的车险保单信息,核验是否由具备合法资质的保险公司承保。对于高赔付风险新能源汽车,保险行业建立了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搭建了“车险好投保”平台,新能源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货车、出租车和网约车车主,均可通过“车险好投保”平台投保,以获得充足保险保障。
去年以来,众安车险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名带有“众安车服”“众安车保”等类似名称,这一系列公司显示为从事道路运输业或者汽车相关服务为主的企业,并没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据了解,众安对全国多个地区涉嫌侵犯公司商标、字号的公司发起行政投诉及诉讼,有关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法院已受理相关诉讼程序。部分公司已整改名称并被处以罚款。
人保财险近日发文指出,消费者要准确鉴别车辆保险合同与车辆统筹合同,可以通过查验公司名称、合同内容、单证样式等方面进行判断。广东人保财险对此表示,购买保险产品应选择正规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还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广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