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2025年“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启动发布会在国家储能大厦启幕。这场发布会既是白云区深耕创新创业沃土、领航新型储能产业升级的战略之举,更以实打实的诚意与前瞻性布局,向全球创新力量发出“英雄帖”——诚邀顶尖人才携优质项目汇聚白云,共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高峰,为新能源产业革新书写“白云方案”。大赛对创业项目奖励最高230万元,还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本场发布会备受瞩目,省、市相关部门及白云区委、区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与投融资机构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100余人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聚焦产业革新的重要时刻。
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聚集,助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作为本次大赛的核心方向,新型储能产业全球领先技术成为关注焦点。大赛重点瞄准固态电池、液流电池、宽温域电池、超级电容器、氢储能、高效集成和智慧调控技术等领域,着力引进符合白云区产业定位、带技术、带团队、带资金的优质创业项目。晋级总决赛的项目可获得入驻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储云创享空间”专业孵化器的资格,总决赛获奖的佼佼者将获得纳入创新中心“国研产投平台”、共建产业技术中心的资格。创新中心提供“研发-测试-中试-实证”成果产业化全方位服务,以及投融资对接、商业推广等一站式孵化服务,加速实现从创意到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
为确保项目质量,大赛对参赛团队设置了明确标准:需配备2名及以上核心成员,团队带头人原则上需具备博士学位(特别优质项目可放宽至硕士);项目需拥有完善的创业计划与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且全体成员无产权纠纷及社会不良记录。针对全球人才,大赛专设海外专场,要求海外队伍主要负责人及半数以上成员需满足“国外就读博士、创业或就业且尚未回国”条件,为国际创新力量搭建展示与合作平台。
激励机制上,大赛推出多重硬核支持举措:创业项目奖励最高230万元,还将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为项目落地成长提供坚实资金后盾;人才支持维度,针对新型储能装备产业量身定制系列激励政策——涵盖优质企业特聘岗位人才奖励、突出贡献人才奖励、青年后备人才奖励及企业人才培养奖励,既凸显白云区对顶尖人才的渴求与厚待,更以精准政策深化产才融合,全面激活人才创新创造动能;此外,首台套技术及产品先行先试机会、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策划申报等资源倾斜,将为优质项目铺就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快车道,助力其在更广阔的舞台加速成长。“我们希望通过大赛,发掘并培育一批真正有创新力、有前景的项目和团队,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同时,也搭建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加强行业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项目聚集,最终助力白云区,乃至全国的新型储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李义涛说。
本次大赛从2025年6月启动预报名,至10月总决赛收官,将通过报名、审核、分站赛、总决赛层层筛选,最终甄选出最具潜力的创新项目。目前,大赛官方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全球创新创业者可登录大赛官网或扫描官方二维码,了解详情并报名参赛。
“大赛聚焦新型储能产业赛道,向全国乃至全球的优秀团队发出邀请。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大赛跑出一些黑马,让优秀科技成果在白云得到转化,让白云区、广州市的新型储能产业抢占更高的技术起点。”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处处长屈勇表示,此次大赛是白云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一步。
已有50家新型储能企业落户白云,力争2030年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当天,发布会现场同步解读了白云区新型储能装备产业人才政策,详细宣讲“英才赋能”“创业聚能”两大实施办法,白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秉纲介绍,白云区设置特聘岗位、突出贡献、青年后备、企业人才培养等四项奖励,涵盖了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其中直接向人才个人发放的奖励最高可达30万元。“以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吸引新型储能产业领域的优秀人才、项目落地白云,提供全方位的孵化支持,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白云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区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易洋说。“我们诚挚期待,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关注白云、选择白云,在这片热土成就梦想。”白云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国华表示,举办2025年“储云杯”创新创业大赛、发布产业人才政策,核心是汇聚全球优秀人才和团队,激发创新活力,挖掘优质项目落地,推动新型储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
当前,全球能源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新能源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能源作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已成为世界各国战略布局重点。白云区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将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纳入区“6+6+X”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白云区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去年12月,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落户白云,这是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这给白云区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以来,东阳光、海四达等50余家新型储能企业相继落户白云。目前,白云区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已突破200亿元,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白云区正加快构建“2+3”产业空间布局,依托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白云湖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平台,规划5000余亩用地打造“总部+基地”全产业链生态,全力建设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集群。
文图: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郭晴 通讯员方洽旋 李想 江郁 陈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