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年来,肿瘤的分子检测和靶向治疗发展迅速,精准诊疗在疾病治疗中逐步展现出必要性和趋势性,特别是HER2等关键靶点。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能力提升,改善患者预后。
据了解,“HER2 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内首个聚焦HER2阳性肿瘤规范化诊疗建设的项目。在现阶段,“工程”将围绕我国胆道肿瘤HER2阳性检测以及临床治疗关键挑战,组建集标准制定、学术交流、实践指导与多学科协作为一体的临床诊疗专家组,旨在提升国内HER2阳性胆道肿瘤分子诊断与临床应用水平,推动精准医疗发展,从而为患者带来长期治疗获益。
胆道癌(主要包括胆囊癌和胆管癌)约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尽管较为少见,其却因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迅速,发病症状不典型等特性,被称作“小癌王”。以胆囊癌为例,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显示,其在2022年中国新发病例约3.11万,死亡病例约2.45万。大多数胆道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或转移阶段,无法接受手术切除。而作为晚期阶段重要治疗手段的放化疗,往往治疗效果不佳。
近日,泽尼达妥单抗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用于胆道肿瘤HER2高表达患者的二线治疗,其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或为晚期或发生转移的胆道癌患者改善生存预后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表示:“胆道肿瘤综合治疗,不能通过外科医生一把刀就能解决,而是融合更多治疗手段,结合外科、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联合,为患者提高整体生存。借助‘工程’在胆道肿瘤领域推动的规范化诊疗建设,能够带动精准治疗进一步发展,开展包括多靶点突变、药物排兵布阵等新课题研究,推动胆道肿瘤治疗。”
“工程”参与各方代表均表示,期待以“工程”启动为契机,有效提高我国HER2阳性肿瘤患者的生存与生活质量,通过产、学、研、医各界更加紧密协作,加速精准诊疗技术的创新突破。
“工程”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通过出台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贯彻各地、各级医疗机构的培训与学术教育,全面规范和增强全国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为患者改善治疗获益。据悉,在长达十年周期内,“工程”计划在推动精准诊疗技术创新突破、促进先进诊疗理念普及与推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五大领域开展全方位工作,引领HER2阳性肿瘤患者的诊疗变革。“工程”将以建立标准化诊疗规范为核心,加强规范教育与人才培养,从而助力推动精准诊疗事业发展。启动第一年,项目将首批纳入20家省级组长单位,举办COE会议(Center of Excellence的简称,即项目启动首批入选的专科化、一站式的就诊模式“卓越中心”)并开展检测及治疗观念基线调研,为“工程”的长期推进筑牢基础。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锋教授表示:“在肿瘤整体迈向精准治疗的趋势下,虽然胆道肿瘤抗HER2治疗前路漫漫,但泽尼达妥单抗在国内的获批上市以及‘工程’项目的启动,已经为患者带来曙光。”
在大会论坛环节,多位来自全国大型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的专家现场分享了胆道肿瘤领域精准治疗进展及趋势。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肿瘤与肝移植外科朱小东教授表示:“相对于其他消化道肿瘤,胆道肿瘤整体预后差。泽尼达妥单抗在HERIZON-BTC-01研究中获得卓越的OS数据,不良反应可管理,且部分患者在肿瘤缓解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周军教授表示:“抗HER2治疗推动胆道肿瘤进入精准治疗探索的全新阶段,得益于泽尼达妥单抗独特的双表位、双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策略,这让一部分胆道癌患者率先能够获得有效治疗,延长生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