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1日,由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携手打造的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分馆正式开放,同步举行的立体图书探秘、科学家故事分享、机器狗炫技、足球机器人对决等系列精彩活动,让孩子们在科技馆里解锁了阅读新体验。广州市科学技术发展中心、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相关领导嘉宾出席揭牌仪式。
双重优势深度融合
与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联合共建,是广州青少年科技馆深化“科普+”服务的生动实践,通过社会协同、资源互补,分馆将科技馆的互动体验优势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深度融合。
分馆面积约70平方米,藏身于充满科技氛围的科技馆内,新上架4000册图书涵盖科普读物、儿童文学、绘本、体育、百科知识等,特别设置的“科学家故事”“趣味数学”“喜迎十五运”等专架,与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定位高度契合,让孩子们在阅读中触摸科学脉络。
空间设计上,分馆延续了科技馆的探索基因——模块化书架可灵活组合,既能化身安静的阅读角,又能变身互动小课堂;青少馆“科博士一家”与广少图吉祥物“小悦悦”的卡通形象隔空互动,洁白书页元素与科技蓝主色调碰撞,营造出“在科学里读世界,在书本里探未知” 的独特氛围。
为方便读者,分馆特别推出印有“科博士一家”阅读探索形象的联名读者证,实现与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通借通还,并配备自助办证借还机、电子资源检索平台,让科技服务贯穿阅读全程。
童趣与智慧齐飞
揭牌仪式当天,“图书+科技”主题活动在馆内轮番上演。在科普阅读区,广东省阅读推广人、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卢静仪带来的立体图书赏析备受瞩目。《探秘火星立体书》中,火星车、着陆器立体呈现,仿佛将火星表面搬至眼前;《Welcome to the Neighborhood》里,动物们的奇妙家园通过拉拽机关“活”了过来。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阅读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书本不只是平面的文字,更是立体的探索工具”。
随后,周蕾老师讲述的《第191号的发现:屠呦呦的故事》,将科学精神的种子悄悄播下。从青蒿中提取抗疟成分的艰难历程,让孩子们在专注聆听中明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既有失败的汗水,更有坚持的力量”,而这与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一直倡导的“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创精神不谋而合。
最受瞩目的当属科技馆“拿手好戏”——机器狗表演与足球机器人互动。在三楼科学空间,机器狗一会儿小跑转圈,一会儿跳起动感舞蹈,精准的动作控制让孩子们忍不住凑近、仔细观察“它的关节怎么像真狗一样灵活”。“智竞全运会”足球机器人体验区更是排起长队,孩子们操控机器人在微缩球场展开对决,在攻防之间感受机电协作的奥秘,提前为“十五运”预热。
据悉,作为广州青少年科技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尝试,本次分馆开放是对“让科学触手可及”理念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未来,科技馆将依托自身资源,持续为分馆注入科技元素:定期举办阅读主题活动,邀请科技工作者解读科普图书背后的故事;结合馆内展览推出“图书探秘路线”,让书本知识与实物展品联动;利用科学空间继续开展“广州青少年科技馆科学课”系列活动,让阅读从“输入”转向“输出”,持续提升科技馆里的阅读新体验。
温馨提示
分馆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童心路西胜街42号广州青少年科技馆一楼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00(周一闭馆)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