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连日雨水不断,雨后摆放在露天的容器接收满满雨水。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这些室内外的积水容器都容易成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传播蚊媒的孳生场所。对此,疾控部门呼吁,大雨过后,家家户户花3分钟翻盆倒罐,清积水!
广东省疾控中心近日通过公众号发布了“积水自查手册”,重点介绍了花蚊子的主要孳生地及消灭方法。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技师专家钟昱文介绍,白纹伊蚊喜欢生活在小型的、比较洁净的水体中,尤其是容器型积水,以家庭为例,家里的大水缸、荷花缸、卫生间的拖把桶和水桶、天台和门前屋后的浇花桶、花盆底托、玻璃缸,甚至是只有几滴水的瓶盖,都会成为花蚊子幼虫的孳生场所。公共外环境里,小区、单位和公园的各类积水处,都是花蚊子“幼儿园”。
近期,广东地区连日降雨,放置在户外的各类易积水容器,以及废弃塑料器皿、塑料袋等杂物就出现积水的现象,需要重点留意,及时清理。钟昱文支招提醒:“市民可通过倒置器具的方式,避免器具容纳积水。废旧轮胎不建议露天存放,如果一时间难以清理,要在轮胎正下方打孔,以让积水疏流。户外的植物存在孔洞和竹篼,可采用水泥或沙土封填方式处理。老城区有些居民有用水桶储存雨水浇花的习惯,最近,这种习惯需要改一改,避免蚊虫孳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粤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