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清爽、健康的果蔬茶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饮品首选。其中,一些以“纤体”“瘦瘦”“焕颜”命名的果蔬茶成功吸睛,但消费者很快发现,所谓的“纤体”“瘦瘦”“焕颜”不过是跟饮品本身无关的字眼噱头,例如“瘦”的是饮料的瓶子。针对这种在命名上玩“文字游戏”的产品,专家指出,这类命名手法可能涉虚假宣传。
“擦边球”手法同质化明显
近日,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吐槽,原本以为喝“奈雪瘦瘦小绿瓶”可以保持身材,没想到“瘦瘦”指的是瓶子瘦,“为了减肥点了两杯,这不骗人吗?”
这位消费者晒出的截图显示,“奈雪瘦瘦小绿瓶”由羽衣甘蓝、苹果、橙子等果蔬组成,名字带有“瘦瘦”很容易让追求轻盈身材的消费者产生好感。直到打开商品的详细描述页面,才看到商家有一行说明:“瘦瘦、轻盈指新方形瓶型更瘦更轻便,不指代功能性。”
事实上,这并非奈雪首次被质疑玩文字游戏。奈雪去年发布的“快充杯”海报上也有一些小字声明,如“健康”指倡导自然美好的生活状态、“美颜”指自然美丽色彩缤纷的生活状态、“纤体”指轻盈有活力的生活状态。这些产品现在已有不少呈下线状态。
在外卖平台上,类似“擦边”命名的茶饮并不少见。沪上阿姨的“红豆薏米漂亮水”中的“漂亮”指饮用后心情舒畅美丽的状态;“焕颜纤体瓶”中的“焕颜”指喝饮品的美好感受,让人绽放笑颜。茶饮品牌森林子的“下火苦瓜果蔬瓶”对“下火”的标注是“独特口感让急躁、烦闷情绪舒缓”。整体来看,茶饮品牌产品起名“擦边球”现象较为常见,且手法同质化。
果蔬茶实际会使营养缩水
实际上,这些看似低卡的果蔬茶饮,热量并算不上低。以“奈雪瘦瘦小绿瓶”为例,中杯500ml热量约166.5kcal,甚至高于奈雪“霸气杨桃玉油柑”等普通果茶。
这类饮品也难言真正健康。食品工程专家云无心指出,现制饮品需将羽衣甘蓝切碎榨汁,导致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随纤维渣流失,“健康”更多是一种市场宣传的需求。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广告法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虽然这些茶饮品牌通过“小字声明”模糊了合规边界,但目前来看,监管部门和消保组织的共识是,“大字功效小字免责”不能成为免罚金牌,只要整体语境足以误导理性消费者,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在柏文喜看来,茶饮企业之所以冒险“擦边”,是由于茶饮市场产品高度同质化倒逼品牌寻找“低成本差异化”捷径。“真正的配方升级、原料溯源、减糖工艺都需要时间和资金,相比之下,换上纤体瓶、瘦瘦瓶包装,在海报上放大相关字样,就能在同质化红海中贴上健康标签,获得溢价空间。”
目前,已有相关部门注意到这一乱象。8月7日,江苏省消保委发文指出,茶饮企业应避免使用易引发功效联想的词汇对产品命名,应在显著位置明确说明产品功能,避免使用小字标注提示;消费者也需打破饮品可瘦身的滤镜,不要轻信“瘦瘦瓶”等宣传。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