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镇戏剧节、茅盾文学奖颁奖盛典、当代艺术展以及木心美术馆持续举办的国际文化展览活动,再到如今作为上海书展分会场的乌镇阅读节,乌镇这个江南水乡,已经形成多元文化生态格局。
正如作家高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跟朋友说来乌镇旅游,感觉很高大上”。这或许就是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一种理想模式吧。
8月15日,“大城小镇 悦心阅读”上海书展乌镇分会场首届乌镇阅读节正式启幕。
乌镇阅读节作为2025上海书展分会场活动,是上海书展首次落户这里。记者漫步乌镇景区发现,从茶楼到染房,从酒店到民宿,从咖啡馆到餐吧,每个角落都藏着书香惊喜。据主办方介绍,景区内全域植入了70多个阅读空间,使诗意水乡变为流动的图书馆,西栅的石桥流水、昭明书院的古籍墨香,让阅读突破场馆边界,为每一位读者铺就沉浸式的阅读之旅。
本届阅读节还打造了一场阅读的多感官盛宴: B站“知识墙”用二次元创意解读经典文学;阅文集团设立数字听书区,AI声效还原《繁花》里的市井经典场景声,带读者“听见”书中的世界;帆书“一分钟快问快答”把名著变成游戏挑战,让各年龄段的读者朋友都能在轻松的氛围中重新认识经典。露天电影院重映茅盾作品改编的《子夜》《林家铺子》,文学与影像交融,呈现全民阅读新场景,展现不同解读的魅力。
阅读节还举办多场名家讲座,邀请了来自欧洲、拉丁美洲及中国多地的知名作家与学者,包括孙甘露、叶兆言、陈丹燕、高渊、小白、何袜皮、艾礼凯(英国)、贾斯明·巴雷亚(墨西哥)等,对谈主题涵盖“抗战文学的再探讨”“文学如何让一座城市活起来”“拉美文化的滋养与女性生育” “逃离、迁徙与重塑”等领域,放眼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共鸣,探讨全球视野下的阅读与文学,让阅读回归生活,观众在摇橹船下的水波荡漾中聆听思想的共振,感受江南文化的情怀。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