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从广州海印桥下一间86平方米的海鲜大排档开始,广州人都熟悉的本土餐饮品牌炳胜,刚刚迎来了二十九岁的生日。
1996年8月8日,炳胜开张,仅有二三十个餐位、二三十味小炒,眨眼间伴随广州乃至全国各地食客的青睐走过二十九载,也由单一海鲜排档发展成集团化全场景的经营规模,从精致茶点到镬气小炒,从广式靓汤到生猛海鲜,炳胜的“人间烟火”一直在市井升腾。
食材够新鲜,菜品有镬气,服务有人情,无论家人相聚还是高朋欢宴,“炳胜”这两个字都常在广州人的饮食日常。这背后,也是近三十年孜孜以求,沉淀出对食材的苛选、对烹饪工艺的雕琢,对食客味蕾体验的精妙解构,每一道菜品体现出的都是对技艺的深层表达。
原味、新鲜、健康、创新,这八个字是炳胜多年的坚持。炒,要有炒的镬气;蒸,要有蒸的锁鲜;焖,要有耐得住时间的文火慢煨;焗,要有保持原汁兼具美味的格调,求精求新的同时,也不断汲取他山之石的优势,诠释广州性格的包容通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炳胜的老食客都知道,鱼生一向是炳胜的招牌之作,精湛创新的放血工艺让鱼片薄如蝉翼的同时尽显晶莹剔透,每一口都清爽直沁心脾;真有菠萝的菠萝包,外酥内香,根本停下来,是各地食客必打卡的“当红”包点;粤菜传统菜品之一的叉烧,在炳胜经历了“三代同堂”的节奏,2000年研发的秘制脆皮叉烧到2009年创制的秘制黑叉烧再到2022年推出的雪花牛肉黑叉烧,每一口都滋味非常;还有那冷水慢浸成就爽脆口感的冷水猪肚,简单不简约,真功夫内敛,又收放自如;慢火炖至脱骨的和味猪手和豉香四溢的豉油皇鹅肠等等经典亦都有口皆碑。行政总厨曹嗣全更是根据“为鲜而辣”的设计原则创出符合广府人口味的“炳胜辣”,以自然发酵45天的黄灯笼椒形成独特的微酸微辣口味,唤醒食材本身的鲜,一味“炳胜辣蒸龙虾”让传统焕发出全新的灵感表达。
如今的炳胜,更加丰俭由人,追求性价比的,可以选人均消费200元左右、连续八年入榜米其林广州指南的炳胜品味;追求精彩粤菜体验感的,可选连续三年蝉联黑珍珠一钻同时也是米其林一星餐厅的炳胜公馆;追求品质私飨高级定制饮宴的,可选黑珍珠二钻餐厅炳胜私厨;亲民跳脱的“小炳胜”则让粤菜更轻松时尚;同样连续八年登榜广州米其林指南的禅意茶素素食餐厅,也对粤菜素食的精致可能给出了重新定义……
时代变化,粤菜也在不断求新求变,“变”在某种意义上才是真正的永恒不变,炳胜也同样在变,通过对粤菜的深刻理解与领悟,不断调整菜品出品的色香味意形同时,探索让食客更为满意的扎实品质以及更为多元立体的味觉体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