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国家版权局公布了无障碍格式版服务机构备案名单(第三批),广州图书馆成功入选,这标志着广州图书馆在无障碍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自2022年国家版权局制定发布《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以来,无障碍格式版服务机构的备案工作正式启动。为了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无障碍资源建设与服务,广州图书馆严格按照国家版权局的要求,积极寻求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指导与支持,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无障碍格式版制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近年来,广州图书馆深入贯彻落实《马拉喀什条约》及《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扎实推进无障碍阅读服务体系建设,聚焦视障读者阅读需求,持续完善无障碍阅读资源制作、服务与管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夯实无障碍阅读资源基础
广州图书馆高度重视视障读者阅读需求征集与分析,于2021年创新推出“视障人士阅读微心愿”项目,通过读者点单—图书馆分单—志愿者接单模式,提供纸质文献数字化转换、有声书录制等个性化服务。2023年项目全面落地,共接收社会视障读者及启明学校学生微心愿约200个。截至2023年12月,累计完成纸质文献数字化50余册、有声书录制101册,提供无障碍格式文献转化服务50余册次。目前,馆内盲文书、大字本等无障碍文献馆藏逾1万册,文字图书馆藏逾千万册,资源覆盖规模居全国前列。
构建志愿服务平台
通过搭建无障碍阅读推广志愿服务平台,广泛招募并培训志愿者参与有声资源制作。现已组建超500人的志愿者团队,2024年新增录制电子书50余册、有声书20部,完成无障碍电影脚本制作8部。创新建立“岗前培训—考核上岗—实践服务”志愿者培养机制,依托“粤省事·i志愿”平台规范服务时长管理,同步制定《志愿者参与无障碍版资源服务手册》,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强化流程规范与版权保护
严格遵循《暂行规定》要求,健全无障碍格式版本制作全流程管理机制,突出版权保护与信息登记,实现制作过程全程留痕、来源可溯。2024年推出“学识之眼”服务项目,专项开展视障大学生教材校对与有声转化工作,累计完成150余本有声图书录制,为无障碍格式版资源制作提供制度化保障。
未来,广州图书馆将依托广州市视障文化资源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配强扫描仪、点显器等硬件设备,深化与中国盲文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合作。重点开发无障碍资讯数字服务平台,以电子盲文、有声读物、无障碍影视及粤语、中医教材等特色资源为核心,构建以视力残疾认证为认证路径的全国性服务网络,助力《马拉喀什条约》本土实践走向深入。
此次备案成功,是对广州图书馆为无障碍事业所作贡献的认可。未来,广州图书馆作为符合“被授权实体”资质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将持续优化无障碍阅读服务体系,为阅读障碍者提供高效、便捷、合法的阅读服务,助力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李保东 蔡东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