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省会带地市,广清起新篇。
2021年7月,广州130名援派干部肩负重托,奔赴清远24个镇,投身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2024年7月,广州新一轮98名援派干部接力前行,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清远走深走实。几年来,广州援派干部,以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干劲、敢于突破创新的闯劲和持之以恒的韧劲,一茬接着一茬干,与清远当地干部群众共同奏响了一曲和美乡村协奏曲。今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新快报特推出“广清驻镇帮镇扶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新快报讯 一潭湖水浇灌了1万多亩水晶梨,一方沃土种出了2万多亩玉竹……清远连州市星子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万亩特色产业背后,广州市黄埔区驻清远连州市星子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坚持以黄埔所能对接星子所优,围绕生产端、品牌端、消费端持续发力,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把更多小特产打造成强镇富民的大产业。
特色兴农 聚焦土特产做强大产业
“前段时间下雨,刘书记(驻四方村第一书记刘章)来了很多次,担心树上的桃子受影响。”在星子镇四方村,村民何艳辉种了100来亩鹰嘴桃。沉浸在第一年丰收喜悦中的他,对工作队的关心和支持充满感激,“他们把我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始终放在心上。”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今年清远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发展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牵引,深化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要求拓展“五大百亿+”特色产业,把更多小特产做成大产业。围绕生产端、品牌端、消费端持续发力,全面贯通农产品产供销链条。
“连州玉竹最大产地就在我们星子镇,全镇玉竹种植面积达到2万多亩,2024年产值近3亿元;潭岭水晶梨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州水晶梨的发源地,种植面积超过1.1万亩,2024年产值近1亿元;星子红葱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队队长陈新民介绍了星子镇殷实的农业家底。
星子镇面积471平方公里,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较好,在特色农业方面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工作队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协助星子镇挖掘当地特产名品,推动水晶梨、连玉竹、小黄姜、红葱头等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今年,我们投入了帮扶资金119万元,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陈新民说,该项目于今年3月动工,于6月底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近20万元,将持续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品牌强农 科技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走进星子镇水源村委会洋洞坪村,路边新栽的红花玉兰,与附近坡地上的玉竹相得益彰。今年,工作队协调后方单位向星子镇捐赠了价值近80万元的苗木,为乡村增绿添色。
像红花玉兰一样,工作队深深扎根这片沃土,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润泽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今年,连州潭岭水晶梨喜迎丰收。工作队把潭岭村、潭源村的干部和种植户组织起来,从水晶梨种植品质和采摘选果标准等源头把好质量关,确保将优质水晶梨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
品牌强农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举措。立足星子镇特色农业发展实际,工作队坚持走品牌强农之路,注重科技支撑,助力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小农户有效对接大市场,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
3月27日,2025年星子镇玉竹栽培及加工技术培训班开班。工作队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连州市农业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中心的专家到星子镇授人以渔,吸引了60余名玉竹种植户参加。
培训班上,专家们介绍了玉竹种植、病害防治、玉竹深加工及产业发展方向、金融政策等知识,并围绕星子镇玉竹产业发展进行交流探讨,建言献策。专家们还深入星子镇昌黎村玉竹种植基地,问需于农,现场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田间管理。
目前,星子镇玉竹种植面积约2.8万亩,是当地着力打造的一张特色产业名片,是许多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工作队主动把专家请进来,旨在提高农户种植水平,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产品品牌不断跃升、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我们争取后方单位支持,投入资金修了一条长约3公里的产业路。”在星子镇东上村,驻村第一书记范叔清告诉新快报记者,东上村在工作队指导下,引进试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麻竹笋,目前种植达到近200亩,通过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种植,推动东上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消费助农 助推特产优品出山入湾
“连州潭岭水晶梨,免费试吃!”8月8日,“十城联动 千品惠购——消费帮扶工惠行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在广州北京路启幕,陈新民带着果农赴会,邀请市民游客共赴甜蜜之约。
“这次来不单单为了自己,也带着全村人的共同心愿,希望能够接到一些大的订单,为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连州市潭岭乡下农产品种植基地负责人谢国龙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农户的期待,就是工作队努力攻坚的方向。针对连州潭岭水晶梨、四方村鹰嘴桃可能面临的销售难问题,工作队提前吹响了消费帮扶助农增收的冲锋号,积极引进来与走出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不断拓宽优质农产品出山入湾的渠道。
邀请企业到连州潭岭水晶梨基地考察,促进产销精准对接;争取广清指挥部大力支持,开启“24(镇)+2(合作经销企业)”消费帮扶联盟模式;参与助农直播活动,组织农村电商直播比赛……工作队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为农户带来了更多订单。
“发一下农户的微信”“很好吃,送人也合适”,在工作队全员上阵持续发动下,队员们的亲友、邻居、同事等身边人和朋友圈纷纷以购代帮,用爱心和行动为水晶梨出山入湾贡献力量。
同时,工作队先后向黄埔区组团帮扶单位、黄埔区总工会及广州消费帮扶联盟发出倡议书,广泛动员后方帮扶单位、全区各级工会和广大会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消费帮扶,集众人之力、展各家所长,宣传推广、采购连州潭岭水晶梨、四方村鹰嘴桃,合力解决果农实际困难。
到目前为止,工作队累计助农销售连州潭岭水晶梨近200万斤、四方村鹰嘴桃近10万斤。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工作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共同推动水晶梨、玉竹等星子镇特产优品走出大山,走向大湾区。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飞
校对:吴习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