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农民日报社与大疆农业日前联合发布了《农业无人机行业白皮书(2024/2025)》(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全面梳理了全球农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与应用价值,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重要参考。
《白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版图持续扩大,多项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行业步入规范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5年6月,全球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50万架,累计实现节水约3.3亿吨、减少碳排放4258万吨。农业无人机正吸引全球众多青年返乡创业,目前已有超过 12000 名女性加入农业无人机行业。
《白皮书》数据还显示,2024年中国农业无人机年作业量突破 26 亿亩次,带动近 50 万人从事飞防服务行业,形成约 130 亿元的飞防市场规模。
2024年,农业无人机吊运技术从概念走向实践:湖北秭归的柑橘吊运效率达传统人工数十倍;云南香蕉种植区借助“红旗调度”模式,将运输损耗率从20%-30%降至5%以下;腾格里沙漠用无人机吊运草方格,大幅提升了中卫的治沙效率;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无人机单日吊运量达5500kg,是骡子运力的14倍,助力绿化进度提前达标。农业无人机正不断突破环境与地形限制,为复杂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在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人员结构的重塑:越来越多青年回归乡村,女性飞手占比持续提升;是农业价值的拓展:从传统植保延伸至农林牧渔全领域,从单一作业升级为全流程管理,更是农业新生态的诞生:从喷洒、播撒的应用拓展到农业无人机吊运;农业无人机正以 “新质生产力” 的姿态,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描绘农业的新蓝图。
政策环境也在日益完善。自2024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并实施《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培训管理规定(试行)》等法规,强化了适航管理和人员培训,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李伟国会长指出,农业无人机的应用环境构建尤为关键,其中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优化使用环境的重要一环。他特别提到,诸如150公斤起飞重量、30米飞行限高等现行规定,仍有进一步精准化、差异化的政策空间,亟需通过更具适应性的法律支持,为农业无人机的大规模规范应用提供坚实保障。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