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26日下午,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产品与服务发布会(佛山专场)暨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佛山举行,会上举行了佛山市2个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及3个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挂牌仪式。
会上,广东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被授予“佛山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称号;禅城区的佛山高新科技园(总部园)、广东省(佛山)软件园和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被授予“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禅城)”称号,南海区桂城街道瀚天科技城被授予“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南海)”称号,南海区西樵镇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被授予“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纺织)”称号。
佛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是佛山锚定“制造业立市”战略、推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升级的核心载体。其中,广东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作为高质量产业空间标杆,占地225亩,规划建设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0亿元,已集聚隆深机器人、朗宇芯科技、洛施达传感器等190多家企业,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形成从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到汽车、3C等行业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30%。
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则以7.4万平方米空间承载50家机器人领域企业,包括2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专精特新企业,聚焦新能源、仓储物流等场景,其光伏清洗机器人、智能立体仓库等产品成为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支撑。
佛山市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亮点纷呈:禅城区三大数字产业载体集群整合佛山高新科技园、广东省(佛山)软件园等29个载体,总规模达472万平方米,依托8个高密度数据中心集群(含72000P超五星级算力中心),已引进超15个人工智能重点项目,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空间与算力底座;南海区桂城街道瀚天科技城深度融入30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依托1000P国产算力资源与多领域数据集资源库,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完整闭环,推动智能制造、医疗等领域AI创新落地;南海区西樵镇广东西樵纺织产业示范基地集聚840余家纺织全链条企业,以AI验布、数字管理平台等N个示范场景为核心,53家高新技术企业引领纺织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年产能覆盖40亿米面料市场。
据悉,此次挂牌将进一步强化各园区资源整合与协同联动。挂牌后,各载体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工作:搭建跨园区产业链协同平台,建立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核心零部件、算力资源、场景应用等环节深度合作,强化“机器人研发+AI赋能”跨领域融合;完善“产学研用”支撑体系,整合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等科研力量,设立联合实验室与成果转化中心,加速技术成果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落地;优化公共服务矩阵,升级人才服务工作站、质量服务平台等配套,推出算力补助、智能化改造贴息等专项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定期举办跨产业技术交流会、场景对接会及创新成果展,打造“技术展示-资源对接-市场拓展”一体化平台。
相关负责人认为,佛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人工智能孵化创新基地的正式挂牌,标志着佛山智能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协同能力持续增强。未来,各载体将以挂牌为契机,深化“政产学研用金”融合,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与产业生态升级,为佛山打造“大湾区智能机器人育成创新应用中心”等目标注入澎湃动能。
文/新快报记者胡珊霞
图/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