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在岭南大地的腹地,有一座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古村落——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这里,青砖黛瓦诉说着百年侨乡的沧桑,雕花窗棂映照着海外游子的乡愁。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春风拂过这片土地,沉睡了数十年的侨房缓缓睁开惺忪的双眼,用最动人的姿态,讲述着一个关于重生与希望的美丽故事。
8月26日,中山市“助力典型村 邂逅乡村美”——“记者蹲点‘百千万’”系列融媒体活动在这里启动,新快报记者走进曹边村,探寻这座千年古村与一群湾区创客的动人故事。
岁月如歌:侨房的百年守望
曹边于1068年开村,是中山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拥有大量清代及民国时期建筑、石板街、巷里弄道和人文景观,其中市级以上历史文化建筑就有4个。村内百余座清末民初的侨房,如同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珍珠,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那些青砖绿瓦的建筑,曾是华侨们衣锦还乡的见证。高高的骑楼、精美的山花、斑驳的满洲窗,无声地诉说着曹边人南洋谋生的艰辛与荣耀。然而,岁月的风霜无情地侵蚀着这些建筑,许多侨房因产权分散、无人打理而逐渐荒废。断壁残垣间,只有风声和鸟鸣在诉说着往昔的繁华。
村里的老人常常坐在门前的石阶上,望着空置多年的祖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那是怀念,是惋惜,更是一种深深的期盼。
春风化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
2022年的春天,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进了曹边村。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被赋予了“侨乡文化传承示范村”的新使命。
村“两委”的干部们走村串户,倾听侨胞的心声;专家学者们踏遍村巷,为侨房活化把脉问诊;年轻的创业者们怀揣梦想,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
“这些侨房不仅是建筑,更是侨胞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要让它们活起来,让乡愁有处安放。”时任曹边村党支部书记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凤凰涅槃:侨房的美丽蜕变
在“政府引导+侨胞参与+市场运作”的创新模式下,曹边村的侨房开始了它们的美丽蜕变。
村集体牵头成立的“侨房运营合作社”,以优惠的租金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入驻。专业的设计团队小心翼翼地修复着每一块青砖、每一扇木门,保留着原有的建筑风貌;同时巧妙地融入现代元素,让古老的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
“左琴右茶”是曹边村的“网红打卡点”,2018年由主理人郑强接手修缮打理,2020年一经推出就受到游客推崇。郑强回忆,“我们刚来时,这座侨房已经荒废了30多年。现在,你们看到的屋顶瓦片、内室墙砖、房梁雕花,都是我带着师傅设计施工的。”
距离“左琴右茶”不远处,是曹边村的安山文创片区。该片区连片保育计划由漕边文旅公司、曹边宿影公司及康辉宏霞客投资,连片修缮。7月12日,曹边国风集市在这里正式开业,集市以复原传统市集风貌为特色,打造沉浸式古风体验场景,设置特色美食、潮玩文创、非遗手作等多元摊位,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的逛游体验。
曹边宿影民宿项目投资人李志强介绍,未来将投入1.5亿元,利用闲置旧侨房及公改厂房,打造一个占地1万平方米,包含影视基地、民宿群、轻食酒吧街的侨文化体验街区。
人间烟火:侨乡的幸福生活
如今的曹边村,清晨的薄雾中飘着咖啡的香气,午后的阳光里传来孩子们的欢笑声,傍晚的夕阳下,老人们在门前的石凳上闲话家常。
在曹边村的稻田边,一辆多彩的房车格外醒目——那是香港青年王志伟的“状元猪扒包”小店。 “我的第一感觉是,很舒服、很治愈。” 王志伟的小店,售卖港式奶茶、猪扒包、红豆冰等特色美食。 “每逢周末,一台台港澳旅游巴士就开进了曹边。我们的奶茶、猪扒包,都特别好卖!”王志伟算起账,“高峰时,我们一天能接待600-700位客人,营业额能达到上万元。”
曹边村新建街42号,是“曹边女婿”邓长征开的一家网红窑烤面包铺,一进门,两个砖砌柴火烤炉格外显目,这也是小店的“镇店之宝”,经它出炉的面包常常“一包难求”,非常脱销。“我希望在乡村打造一间美食地标般的‘老店’,在这里过上自己向往的乡村生活。”邓长征说。
村民梁伯看着自家老宅变成了“摇钱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这房子空了三十年,现在每天人来人往,连海外的亲戚回来都争着拍照,想想都让人高兴。”
四海同心:侨乡的未来梦想
曹边村的蜕变,如同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也关注着家乡的变化,纷纷伸出援手。
马来西亚侨胞陈先生看到家乡的变化,主动捐赠了一批珍贵的老侨批;香港侨界青年联合会与村集体合作开发“侨乡手信”品牌,将曹边的传统美食包装成文创伴手礼,远销海外;更多的侨胞带着资金和项目回到家乡,参与到侨房活化的进程中。
南区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总结曹边的经验,在北台村、沙涌村等侨乡推广‘侨房+’模式,串联起‘侨乡文化带’,让更多的侨房活起来,让更多的乡村美起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曹边村的青瓦白墙上,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骑楼下的咖啡香混着岭南荔枝的甜,老侨房的雕花窗棂映着孩童奔跑的身影。曹边村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守望与回归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传统与创新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乡愁与希望的故事。在这里,每一座侨房都是一个会讲故事的窗口,每一位侨胞都是一个乡村振兴的合伙人。
“百千万工程”的春风,吹醒了沉睡的侨房,也吹来了曹边村的美好明天。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百年侨韵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乡村振兴之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