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生意也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红火啦。”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大井村,村民罗海英笑呵呵地说道。近年来,大井村在东西部协作资金支持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从偏远山村蝶变为网红打卡地。
罗甸县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民族文化而闻名,景区绿色盎然,空气清新宜人,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避暑、休闲、娱乐、水上运动等。2024年,景区接待游客90万人次以上。
为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近年来,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帮扶下,景区不断完善沿线服务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26万元,为大井村采购摆渡设备6套、6艘摆渡竹筏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延伸旅游线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游览观光体验。
“我们竹筏船员都是通过培训上岗,竹筏现在用的是电瓶,省力、环保,旺季的时候我们每个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船员黄元实说道。
“以前的竹筏是人工的,村民自己搭建的,不安全,现在换成电动的之后,有了护栏,比以前安全多了,速度也变快了,我们的游览路线也变长了,变长近一公里,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大井村党组织副书记罗兴华介绍道。
2025年,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扶持下,共投入350万元新建17000平方米停车场,可日均满足600余辆车停放需求,有效缓解景区停车难题,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大小井景区停车场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每天平均能够满足1000余辆车停放需求,可有效缓解景区停车难题。”罗兴华说,大井村还在景区投放了摆渡车,让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到达景区。
随着景区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提升景区服务接待能力,不仅丰富了村集体经济业态,也拉动餐饮、住宿等消费,促进农产品销售与旅游消费,让大井村350多户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84万元,带动景区农家乐、民宿创收500万元以上,推动大井村传统农业向农旅融合转型。
“大井村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之后,游客越来越多,村集体收入也越来越多,去年我们集体经济分红每家每户分到了2700多元。”大井村村民黄秀秧说道。
近年来,罗甸不断深化东西部协作,坚持把旅游产业开发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游客出行新体验,引进各类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相结合的旅游项目,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大小井省级风景名胜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宣传好罗甸的好山好水、民族文化以及劳模精神,吸引更多的东部游客到罗甸来游玩消费。”罗甸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冯召召介绍道。
据悉,2021年以来,东西部协作累计帮扶沫阳镇大井村实施项目3个,投入资金518.1万元。截至目前,罗甸累计接待游客191.33万人次,实现村集体收入940万元。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王晓智 彭明伟 王常青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