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30日下午,中山大学珠海科技成果对接会暨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揭牌活动举行。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陈勇,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泽桐出席并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出席。
高松表示,在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已建设成为高水平学科优势明显、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国际化校园。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的落成,是学校延伸创新链条、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落子,也是服务珠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欢迎企业与投资机构更多地走进中山大学校园,积极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共享优势资源。鼓励各院系将科研扎根在产业一线,把实验室搬到生产车间,加速更多科技成果的涌现与转化。将大学科技园打造成为服务珠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公共创新平台,突出政产学研高效协同,携手推进更多原始创新成果在珠海转化,共同赋能珠海新一轮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谱写校地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吴泽桐表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聚焦“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前沿领域,构建起特色鲜明、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为珠海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劲动力。当前,珠海正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揭牌,将实现中山大学深厚科研积累与珠海发展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落地更多科研成果、孵化更多创新科技企业、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珠海将推出更多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举措、新模式和新路径,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全面的政府服务,诚挚邀请大家投资珠海、扎根珠海,让更多创新智慧在珠海的热土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会上播放了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宣传片并介绍了建设规划,举行了校企合作项目签约活动,推介了代表性科技成果。
据介绍,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结合珠海校区学科布局和珠海“4+3”产业优势,聚焦海洋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旨在支撑地方经济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致力于打造具备培育未来产业能力、在全球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成果转换与产业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
目前,珠海园区已建设完成1.8万平方米运营场地,珠海中山大学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珠海高新区,已配齐公司管理团队,意向入驻项目和平台共18项。
当天还举行了系列签约活动和科技成果对接会,64个企业现场签约,150余家企业进行成果对接,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城市更新工程与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与生态环境技术等产业领域。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珠轩 珠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