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25年全国铁路暑运结束。暑运最后一天,广州白云站进站口和候车大厅内依然人流如织,众多“小候鸟”旅客随家人返程,车站秩序井然,出行氛围繁忙而有序。
据悉,为期62天的暑运期间,在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指导下,广州白云站青年志愿服务队、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促进会以“白云有爱、志愿有为、快乐奉献、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的“V笑出行”青年志愿服务行动,通过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和人性化服务,在客流激增、极端天气等考验下,组织3720人次志愿者上岗,累计服务时长超1.8万小时,用青春力量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持续擦亮“V笑出行”志愿服务品牌。
专业高效,筑牢暑运保障防线
据团白云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筑牢暑运保障防线,团队依托区域共青团工作联盟,联动辖区大中专院校、驻地央企及社会组织,创新组建“1+1+N”服务团队,“1个志愿服务指挥部负责统筹调度,1个临时团支部凝聚队伍力量,N支青年志愿服务队下沉到各个服务点位,同时我们建立‘预招储备、因需而动’的招募管理机制,确保人手随时能补位、服务不脱节”。
暑运期间,服务队紧密对接铁路、公安等部门,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进出站口、落客通道等23个重点区域的岗位设置,还搭建“老带新”传帮带体系与“片区化”责任网络,“这样一来,哪怕遇到早晚高峰客流‘爆棚’,每个岗位都有人守、服务质量也不会打折扣”,负责人补充道。
8月初强降雨致列车停运、旅客滞留,在团白云区委的指导下,广州白云站青年志愿服务队、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促进会即刻启动应急预案,在关键区域加设岗位,推行 “情绪安抚、需求速办、行程无忧”“三步暖程” 服务法,协助旅客查车次、办退改签、规划路线,切实解燃眉之急。
针对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建立“培训+识别+全程跟进”闭环机制,提供“一对一”轮椅推送、行李搬运、应急药品协助等服务,让特殊需求“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切实提升特殊群体出行体验。
阵地支撑,延伸便民服务触角
以“V笑志愿之家”为核心、5个“V笑志愿驿站”为支撑,服务队打造了覆盖白云站人流集中区域的志愿服务矩阵,实现服务资源精准布局。“V笑志愿之家”严格按照“五有”标准建设,划分志愿服务岗、旅客阅读区、信息查询区等功能区域,配备AED急救箱、爱心轮椅等应急便民设备,还通过清晰标识指引旅客快速找到充电接口、饮水点和休息空间。5个“V笑志愿驿站”作为延伸服务节点,与“V笑志愿之家”联动互补,为旅客提供问询指引、应急协助等服务,构建起“核心辐射、全域响应”的服务格局。
暑运高温天气里,“V笑志愿驿站”化身“清凉港湾”,志愿者们主动为汗流浃背的旅客递上饮用水、清凉饮品,引导在外徘徊的旅客到室内歇息。在“V笑志愿之家”休息充电的旅客感慨:“手机有电心里就不慌,能在这歇歇脚、喝口水,志愿者尤其是年轻学生们笑容亲切、服务主动,特别让人踏实。”
志愿育人,搭建青少年成长舞台
共青团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暑运志愿服务,对我们来说既是保障旅客出行的‘护航行动’,更是培育青少年责任担当的‘实践课堂’,我们广泛动员学生志愿者参与,不少人从‘服务新手’成长为‘岗位能手’,实现了‘服务暑运’和‘助力成长’的双向赋能。”
广东科技学院20岁的黄翠君,从初期跟组学习的新人,成长为能独立带教同伴的资深志愿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19岁的朱倩汶,在机动岗位上熟练运用培训技能,高效处理旅客轻微擦伤等突发情况。此外,李嘉琦、李兆涵两名同学跟随父母参与志愿服务,从害羞腼腆成长为可独当一面的志愿者,在服务中收获了别样的成长体验。
据了解,广州白云站青年志愿服务队目前仍在招募常态化服务志愿者,有兴趣参与服务的市民朋友可以留意“青春白云”“广州市手拉手志愿服务促进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预告信息报名参与。
采写:新快报记者麦婉诗 通讯员郑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