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是一项门槛相对较低的运动,最少只需两个人、两只拍子和一个场地,不管室内室外都能运动起来。根据《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数据,我国羽毛球运动人口已达到了2.5亿。
然而,羽毛球最近的价格让不少爱好者“肉疼”。有网友吐槽,这价格涨得比黄金还猛。羽毛球生产商透露,近三年羽毛球价格大幅上涨,尤其今年涨幅直逼70%。毛片不仅品质不如以往,进货还得靠抢,其价格甚至追上了鹅肉的价格。
曾经的“平民耗材”,如今成了让人肉痛的“打球刺客”。这波涨价的推手之一,竟是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猪肉。
羽毛价格直逼鹅肉
“现在采购毛片得‘抢’,单只鹅产出的毛片价格,已与这只鹅的肉价基本持平。”主营体育用品的三才体育总经理黄瑞华说,近三年自家品牌羽毛球价格整体涨幅超50%,2025年比赛用球价格涨幅更逼近70%。
据黄瑞华介绍,羽毛是羽毛球的成本大头,占比达60%至70%。如今其不仅价高,质量还肉眼可见地下滑。“以前鹅鸭养够天数,羽毛结实饱满,一只鹅的毛能做两只球;现在出栏时间硬生生缩短20多天,毛没长熟就收割,得两只鹅的毛才够做一只球。”
据媒体报道,在安徽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园,以羽毛球核心原料羽毛切片为例,2023年一根高档毛片价格为0.4元,2025年直接涨到0.85元,翻了一倍多。
黄瑞华无奈地说,现在不少中小厂商拿不到足量毛片,只能被迫减产,“供给少、需求没减,球价根本压不下来”。
据羽毛球爱好者、商家小苏观察,2023年下旬,羽毛球就开始有了涨价迹象,尤尼克斯、亚狮龙、超牌等最为明显。他提到,去年大品牌涨价基本经历了3-4轮。今年7月,市场上各大品牌集体进行了又一轮调价,涨幅均在40%到60%不等。
以尤尼克斯的高端款AS-05型号羽毛球为例,记者看到,去年7月调整价格时,其一打(12个)的涨幅是50元,而今年7月再次调整价格,一打又涨了75元,价格飙升至350元/打。据报道,以批发价格计算,其两年累计涨幅高达100%,超过了同期的黄金涨幅。此外,多款热门羽毛球还处于缺货状态。
猪肉价格下跌波及鹅鸭养殖
“猪肉一便宜,鹅鸭养殖户就慌了,养殖户全跟风转养生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指出,鹅鸭羽毛价格飙升背后的一大原因是猪肉行情。
他解释,2024年生猪价格一路走低,部分产区跌到每公斤14元,菜市场里猪肉比鸭肉每斤便宜3元多,鹅鸭肉更没竞争力。“养殖户一算账,觉得生猪短期销量稳、回本快,谁还愿意耗时间养鹅鸭?”
可羽毛球的“命门”在鹅鸭身上。一只成年鹅最多14片刀翎毛符合比赛标准,一筒12只装的羽毛球需要十多只鹅的毛。包括鹅鸭在内,2024年末全国家禽存栏64.8亿只,比上年末减少3.0亿只,下降4.5%,供应自然紧张。
更棘手的是,优质羽毛得靠鹅鸭养够时间,比如灰鹅要养120天。“现在养殖户都选35天出栏的白羽肉鸭,哪来优质毛?”姜文来建议,行业协会建立羽毛需求预警机制,提前告知养殖户市场需求,避免盲目转产。
如何重回“打球自由”?
面对疯涨的羽毛球价格,重点是稳住羽毛供应。
姜文来举例,黑龙江给培育优质毛用鹅种的养殖户按存栏补贴,还搭建“养殖-加工-储备”全产业链,让养殖户清楚“养好毛能卖好价”。他建议其他主产区设置羽毛储备库,推动养殖端和厂商提前对接,减少供需错配。
长期观察体育产业的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认为,短期可推行“分级用球”,专业赛事用传统鹅毛球,业余场景用“鹅毛+合成”混纺球,后者成本低30%。
长期而言,行业可联合高校研发“仿生羽毛材料”,目前国内已有团队在测试,2至3年内有望量产。同时,推动养殖标准化,让厂商和养殖场签长期协议、按羽毛品质定价。马继华称,这些办法需时间落地,短期球价或小幅波动,但整体会逐步稳定。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国是直通车、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