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漫步在番禺区市桥渔帆核心区,脚下青石板路叩响岁月琴弦,身旁蒸腾的广府香气串联起千年烟火——这里没有浮华装潢,却以最质朴的滋味成为几代人的味觉根脉。如今,这片深植历史与美食基因的街区,正与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紧密联动,通过“美食+文旅”“美食+历史”“美食+民生”的多元融合模式,推动传统街区活化升级。让舌尖上的记忆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以“百千万工程”为指引,市桥正用“一锅一勺”炖煮出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鲜活样本,让老味道飘出新机遇,让烟火气里升腾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传统风味:时光沉淀的市桥记忆
在市桥的美食版图中,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铺宛如璀璨的星辰,在时光的夜空中熠熠生辉。创于1986年的永南面食店,宛如一位沉默而坚定的历史见证者,默默承载着三代人的手艺与情怀。走进店内,热气腾腾中,一碗质朴的云吞面端上桌。那清澈鲜美的汤头,仿佛汇聚了岁月的精华;劲道弹牙的面条,在齿间跳跃出欢快的节奏;饱满的云吞,包裹着鲜美的馅料,每一口都是街坊口中熟悉的“家里味道”,饱含着生活的温情与岁月的沉淀。
杏香饮食店则是早餐桌上的温暖港湾。其南乳咸煎饼,外皮酥脆得如同薄纸,轻轻一咬便“咔嚓”作响;内里柔软绵密,南乳的独特香味在口中散开,令人回味无穷。搭配上那粥底绵密生香的各类粥品,无数人每日清晨都会来到这里,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在美食中感受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传承四十余年的九记粥粉面店,以日销三千个的金黄煎堆和软糯粽子,诉说着广式点心的匠心坚守。那金黄酥脆的煎堆,宛如一个个金色的小太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咬上一口,酥脆的外皮与香甜的馅料在口中交融,幸福感油然而生。软糯的粽子,包裹着丰富的馅料,每一口都是对传统工艺的致敬,让人感受到广式点心的独特魅力。
福桥小食店则以全手工制作拒绝预制菜,坚守着那份对美食的纯粹追求。0.5元一个的干蒸饱满多汁,仿佛每一个都蕴含着厨师的用心;牛肉丸弹牙陈香,咬下去时能感受到牛肉的鲜美与弹性在口中迸发。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它用亲民的价格守护着地道广味,让食客们品尝到最纯粹、最本真的美食。
日满小食店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创立,是典型的家庭式作坊,走进店内,传统的经营方式扑面而来。老板坚持用蜂窝煤煲粥,使得粥底格外香、绵、滑。这里是地道老广风味的聚集地,环境虽不豪华,但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招牌鲫鱼粥备受推崇,选用1.3斤左右的鲫鱼,客人即点即劏即起片,新鲜的鱼肉起片滚粥,鱼骨清蒸,一鱼两吃,充分展现了食材的新鲜与厨师的巧妙构思。此外,盐焗猪腰、铁板猪杂、姜葱爆青养、三丝炒米粉等菜品也深受食客喜爱。每一道菜都像是家庭餐桌上的佳肴,充满了温暖与关怀,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佰芳传统竹升面制作工艺精湛,宛如手工艺术表演。老板每天用粗竹竿反复打压面粉,断碎纤维链,凸显小麦天然筋感与绵感,做一份生面耗时九小时。汤品以猪筒骨加鲜肉熬制六小时,味浓鲜美,故每日仅限量售卖80碗。店内古早猪油拌面是招牌,面条嚼劲足,裹着纯猪油香却不腻;云吞面也特色鲜明,云吞皮经8次卷压、耗时3小时,皮薄嫩滑有筋骨,如艺术品。每一口都承载传统工艺精髓,尽显文化魅力。
这些老铺不仅是食肆,更是市桥鲜活的文化印记。它们以舌尖为纸、风味作笔,书写着一部流动的广府美食编年史,让每一位食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仿佛穿越时空,与过去的美好相遇。
新旧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味觉对话
漫步于市桥老街,不仅能邂逅传统广府小食,也能品味到多元饮食文化的交融共生。开业近二十年的大哥茶餐厅,由香港夫妻创立,宛如一位怀旧的老友,以“规矩多但品质高”闻名。在这里,坚持不用添加剂是铁律,如同坚守着一份对美食的纯粹信仰。首创的漏奶华、芝士肉酱薯条等地道港味,充满了怀旧港风,每一口食物都仿佛带着香港的繁华与记忆,让食客们穿越时空,感受那份独特的港式情怀。那金黄酥脆的漏奶华,切开时牛奶如瀑布般流出,与面包完美融合;芝士肉酱薯条,浓郁的芝士与香辣的肉酱搭配上酥脆的薯条,口感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凑米气银牌煲仔饭用一锅饭串联历史与创新,宛如一位智慧的传承者。店内陈列着市桥老照片与广府话标语,让人仿佛置身于市桥的旧时光中,感受着历史的沉淀。这里既复刻银鱼仔、鲮鱼干等传统风味,让食客品尝到地道的广府味道,那银鱼仔的鲜美、鲮鱼干的咸香,仿佛是岁月的馈赠;也推出芝士鳗鱼等创意搭配,为传统美食注入新的活力。那芝士与鳗鱼的完美结合,既有芝士的浓郁奶香,又有鳗鱼的鲜嫩口感,锅巴香脆、米香四溢,每一口都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长禧家Bistro以文艺甜品出圈,“金砂隐语”“绯霞映月”等作品名美料实,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融合果肉与花香,味觉层次分明而不串味,每一口都像是在味蕾上展开了一场绚丽的艺术表演。那“金砂隐语”,细腻的口感中带着果肉的清甜与花香的淡雅;“绯霞映月”,色彩斑斓的外观下是丰富的味觉体验,让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艺术的熏陶。在这里,甜品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艺术的表达,为市桥的美食文化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梵果Fungo则主打轻松休闲,提供烤蔬菜简餐和浓郁自主选豆咖啡,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社交空间,宛如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舞台。在这里,年轻人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交流分享,享受着轻松愉悦的时光。那烤蔬菜的清新口感与咖啡的浓郁香气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它为市桥的美食版图增添了一抹年轻的色彩,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让年轻人在美食中找到了归属感和社交的乐趣。
这些店铺共同勾勒出市桥既守旧又趋新、既本土又国际的独特美食性格,展现了一个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美食天地。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市桥美食文化的发展。
甜味市桥:从传统到创新的味觉之旅
市桥的甜蜜风味之旅悄然穿越时光,从传统手工糖水到创新融合冰品,多元的味觉体验在此交织共生。拥有八十余年骑楼历史的陈茶馆,宛如一位岁月的守望者,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香浓丝滑的芝麻糊、绵密温润的杏仁糊,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情的旧时光。坐在骑楼下,品尝着糖水,看着街边的行人,感受着岁月的静好,那甜蜜的滋味不仅在口中,更在心中蔓延。
老字号甜:街知巷闻中的品质坚守
聚隆芝麻糊自1998年创立至今,以超百款甜品成为街知巷闻的老字号,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市桥的美食天空中闪耀着光芒。石磨芝麻糊浓稠香醇,那浓郁的芝麻香仿佛是时间的沉淀;双拼糊与姜埋奶等地道风味屡受媒体关注,成为了市桥甜品的代表。走进店内,浓郁的芝麻香扑鼻而来,每一口甜品都让人感受到传统工艺的魅力。它不仅是美食的代表,更是市桥人心中的一份情感寄托,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回忆。
创新糖水:年轻活力中的味觉革新
而“树下食糖”则为传统注入新意,宛如一位创新的艺术家。抹茶红豆牛奶冰清新细腻,那抹茶的清新与红豆的香甜完美结合,仿佛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拉丝麻薯红糖视觉与口感兼备,软糯的麻薯与香甜的红糖相互搭配,让人欲罢不能;芒果双皮奶奶香果鲜、清甜不腻,新鲜的芒果与嫩滑的双皮奶相得益彰。这些创新的糖水吸引了众多年轻一代的目光,让传统糖水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它打破了传统糖水的固有模式,为市桥的甜味地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让年轻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这些店铺不仅延续了广式糖水的传统工艺,更以创新表达吸引年轻一代,勾勒出一幅既守旧又鲜活、既本土又开放的市桥甜味地图。在这里,传统与创新相互碰撞,共同创造出属于市桥的独特甜味文化。
在市桥渔帆,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历史的故事,每一家店铺都延续着传统的匠心。这里的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从传统风味的老铺到新旧交融的创新店铺,再到充满甜蜜的糖水世界,市桥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广府风味之旅,也是一场感受市井烟火的心灵之旅。
市桥渔帆核心区文旅美食推荐打卡路线:先锋社区广府文化体验区——大东路(灿记煲仔饭)——大南路(沿线有陈茶馆、凑米气煲仔饭、日满小食、港美味茶餐厅、大南文创园、甜在心;再往南至长堤西路,沿线有品华楼、树下食糖)——大西路(永南面食店;向北可至三堂路,沿线有喜提蛋糕、发仔记汤吧美食坊;三堂路口往东至环城西路沿线有百花园、佰芳传统竹升面)——解放路(沿线有九记粥粉面店、杏香饮食店、长禧家、萍姨原盅炖品;解放路向南至西丽南路有十八22年轻态餐饮、辉记砂锅粥,)西丽南路(沿线有大哥茶餐厅、英姨牛杂、喜万年年嫁女饼,西丽路左转至西城路,沿线有豪丰、梵果Fungo;向西北至北桥路三街沿线有福桥小食店)——环城西路(西坊大院3A旅游景区、聚隆芝麻糊,向北至易发街、钻汇广场,可乘地铁3号线)
采写:新快报记者 谢源源 通讯员 陈韵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