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13日,首个全国科普月荔湾主会场暨第三届荔湾科普嘉年华在广州文化公园举办。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由荔湾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主办,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承办。汇聚全区30多家科普资源单位,现场集中50多个互动项目,打造了一场荔湾特色,融合科技、中医、竞技、非遗、茶文化、老字号等多元科普盛宴。
主会场点燃科学精神火种
在中心台,广州市青少年跆拳道协会青竹示范团带来《激情全运会》力量跆拳道开场表演。
来自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顾梦云《千年花埭绽新蕊-科技赋能花城的逐梦传奇》宣讲,诠释了基层科技工作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家精神,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
2025年广州市科普讲解大赛的优秀选手,来自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刘佩麟化身“科普使者”,为观众解密机器人春晚转手绢背后的科技密码。
华侨小学的同学们上演科普剧《一起关于春天沉寂的案件调查》,一个用行动诠释对“环保与共生”理解的故事。活动现场,还向沙面小学教育集团、岭南街道和西村街道赠送了一批科普书籍。
科普盛宴轮番登场
活动现场,10个科普互动课堂、科普秀和科普剧轮番上演。
“大国工匠”、“全国身边最美药师”、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黄小龙首先进行《家庭常用中药鉴别》科普互动课堂。
广东卫明眼视光研究院执行院长伍卫东带来的科普报告《近视防控,从我做起》,传授了爱眼护眼小妙招。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的医生们分别开展了《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及处理》和《体检发现肺部结节该怎么办》科普报告,讲授如何科学有效防治疾病。
来自荔湾区政务和数据局的工程师梁嘉浚带来科普宣讲《守护个人数据安全,共建数字安全防线》,号召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共筑数字安全未来。
荔湾区气象局工程师陈青云科普宣讲《党建引领下的荔湾气象科普与服务实践报告》,告诉大家气象服务是如何帮助人类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从而制定更全面和有效的科学、社会和生态学方面的规划与政策。
广东省云鼎柑普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健美科普讲座《中国茶文化和健康饮茶》,告知老广们如何科学选茶和饮茶。
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还是荔湾区青少年宫老师谢辉庭带来的科普秀表演《趣味怪“氮”》,谢老师变身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伴随着一个个神奇化学反应,引得现场尖叫和掌声连连。
嘉年华展现荔湾特色科普范儿
荔湾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中医馆云集,名医辈出,素有岭南中医药发源地之称。采芝林药业“传统中药炮制技艺”“汉潮中医研究”,敬修堂“二百年跌打风湿药物”“清代宫廷御药”配合互动体验,呈现荔湾中医药成熟的产学研合作制度以及领先的科研水平和成果。
活动现场,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荔湾中心医院、荔湾区中医医院、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德联合口腔医院的名中医亮相科普日,带来西关正骨、骨正筋柔功、“西关助孕诊疗法”等中医非遗文化瑰宝和中医义诊。
为增强居民的科学素养,全心全意守护每一位居民的平安幸福。荔湾区应急管理局、区公安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团区委、区妇联、区气象局等单位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开展了防灾减灾、反诈、气象服务、十五运志愿服务等内容,让居民更加近距离了解到科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学科学、用科学。
拥有超过100名核心研发团队和3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发队伍立白科技集团带来了多种名优产品,现场传播“健康幸福每一家”的理念。广州花卉研究中心金奖产品“小娇”“小王子”惊艳亮相。
中国水产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带来了生态环境、外来生物、渔业科技文化方面的科普知识。“这是‘鼋’的标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西游记》里驮着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就是‘鼋’。”珠江水产研究所科普志愿者杨婉玲、庞世勋向市民介绍说,野生鼋数量极少,属于濒危状态,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庞世勋告诉记者,珠江水产研究所通过“保种”,成功繁衍出两三千条小苗,并于去年在野外放生了几十条。他表示,通过科普宣传活动,希望大家了解濒危动物,保护地球环境。
除了科普宣传活动外,在现场10个科普展项单位还创设了独具特色的科学教学体验和互动区。现场富有实操性、趣味性的科普互动体验区,让市民体验各种真实的科学场景,与众多尖端科技“摩肩擦踵”,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的奥妙。
来自广州西关棋院、荔湾区青少年宫、软典信息科技和飞腾教育科技的AI机器人象棋围棋对垒、3D速斗机甲和汽车模型竞技项目吸引了青少年热情。“我下象棋战胜了哪个小机器人,平时都是输给爸爸的,还能自己操作机甲战斗和汽车模型竞速,感觉真的很不一样。”来自詹天佑纪念学校的学生小悦开心地跟同学分享道。
据悉,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荔湾区还将陆续开展100+场科普活动,内容涵盖科创科教、健康、生态环保、非遗和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惠及更多人群。
采写:新快报记者谢源源 通讯员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