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人均占有量达500公斤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工作,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好势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2024年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
我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坚持用现代设施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推动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农村发展活力不断焕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扎实开展,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10多万个经营性主体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
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各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近18万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6%左右,乡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开展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治理,“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纷呈。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至2024年的2.34∶1。
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