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锦泉
驻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工作队队员兼群丰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数字’为笔,‘实干’为墨,情系乡村暖民心,共绘振兴新图景。”
自2024年7月接过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的帮扶“接力棒”以来,梁锦泉在茶阳镇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以实干担当破解难题,以数字赋能激发活力,以真情服务温暖民心,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书写着自己的精彩答案。
党建铸魂+数字赋能:
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党组织必须先‘振’起来。”初到群丰村,梁锦泉就察觉到,村党支部存在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活力不足等问题。
作为第一书记,他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先手棋”,从规范组织生活抓起,全年组织专题学习8次。“不是念文件走过场,而是结合村里的事谈体会。”政策解读与村庄治理、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家明白了“学习不是任务,是为了更好干事”。如今,群丰村党支部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决策机制,村民对村里的事从漠不关心变成主动参与,支部凝聚力显著提升。
为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梁锦泉牵头成立党员先锋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化身调解员,成功排查化解邻里纠纷、土地矛盾等基层问题6起,化解率达100%。
作为来自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部门的干部,梁锦泉为群丰村带来了 “数字翅膀”。他发现村里的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平台因设备老化、技术断层停用已久,当即决定盘活这一“沉睡资源”。他克服技术对接、设备维护等困难,积极协调资源进行修复和调试。目前平台已恢复并稳定运行,覆盖村内主要路口和公共区域50个点位,提升了乡村治理成效。
民生为本+精准施策:
绘就乡村幸福新图景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晴雨表’。”梁锦泉聚焦群丰村基础设施短板和民生痛点,争取驻县工作队支持资金4.5万元,驻镇工作队支持资金2万余元,同时广泛联络外出乡亲,筹集捐资40余万元,为项目建设破解资金难题。
有了资金,一个个民生项目高效落地:田家炳桥换上新栏杆,126户村民过桥踏实了;0.4公里机耕路变成坦途,20余亩农田耕作效率提高;大富村主路从2米拓宽到700米长的4米大道,种上了绿植、摆上了垃圾桶;社联小广场添了健身器材和石凳,成了村民跳广场舞、聊家常的新去处……昔日“痛点”变成了“亮点”,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
在助农增收上,梁锦泉当起了推销员。他梳理出茶阳镇的丝苗米、手工面、盐焗鸡等优质农特产品向后方单位工会推介,2024年帮助销售22.5万元,今年上半年又卖了15万元;参与打造田彩福帮扶馆,设立茶阳帮扶馆,让红薯、蜂蜜等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出山融湾”。
振兴仍在路上,梁锦泉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他将全力推进大富自然村榕树头小公园微改造项目,推动智慧农业试点、深化电商合作,在资源深度整合、产业数字化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讲好茶阳帮扶故事,特别是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统筹:李志 朱颖洁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校对:王萃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