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如卡片,却能实时转写翻译、智能总结要点,这些搭载大模型能力的AI录音设备,正从小众走向大众,引发互联网大厂与华强北的全面交锋。
9月15日,钉钉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旗舰版正式在天猫开售。这款售价799元的AI录音卡片仅厚3.8毫米,相当于两三张信用卡的厚度,却集录音、转写、翻译、总结功能于一体。
“首批库存早已售罄,现在下单预计两周内发货。”钉钉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这款设备在8月25日发布时,首批千台当场售罄,第二批预售也迅速告罄。
DingTalk A1的定位并非传统录音设备,而是一款“随身AI办公助理”。它通过磁吸方式附着手机背面,能自动区分电话沟通与面对面交流,并借助钉钉AI听记能力实现语音转文字和多语种互译。设备还具备声场定位功能,能可视化呈现发言人方位变化。
钉钉产品经理介绍称:“它不仅是录音设备,更是随身AI助理,能自动生成会议纪要、待办事项和结构化表格。”
DingTalk A1的入局,正值AI录音卡片市场爆发期。此前,初创企业Plaud.AI凭借卡片式录音笔全球销量突破1000万台,出门问问的TicNote也以超薄设计和AI功能收获3万台销量。
横向对比三款产品的话,Plaud Note以时尚设计和思维导图见长,TicNote侧重内容深度挖掘(支持生成AI博客节目),DingTalk A1则强调整合办公生态。三款产品在语音识别准确率上不相上下,但在协同办公环节差异显著——钉钉产品可直接在应用内分享录音文本、创建待办事项,并提供每月1000分钟免费转写时长。
就在钉钉天猫旗舰店被“秒空”的同时,华强北远望数码城贴出促销海报:圆形AI录音贴99元“今日现货”,一上午出货超1500片。上市仅二十天,这种曾被称为“iPhone搭档”的AI录音卡片,迅速陷入“百元价格战”漩涡。
据洛图科技监测,AI录音卡片线上均价已从年初的398元降至9月的268元,跌幅33%。“供应链太成熟,公版方案+开源Whisper,三个月就能出货。”有方案公司透露,白牌厂商把BOM(物料清单)压到80元以内,“还能保有25%毛利”。
然而,低价策略背后是功能的妥协。据记者了解,华强北产品多依赖蓝牙连接和专用App,AI会议纪要、思维导图等高级功能需额外付费,且稳定性存疑。相比之下,DingTalk A1虽定价799元,却以钉钉生态协同、免费AI模板、企业级数据安全等优势构建护城河。
在AI录音卡片之外,多个细分赛道表现亮眼:AI玩具品牌BubblePal销量突破25万台;支持语音交互的“小智AI”设备3个月增长20万台;AI会议耳机品牌“未来智能”累计出货超100万台。
“成功的AI硬件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特定场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
采写: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