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首站9月23日启动
“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将于9月下旬正式启动。9月23日至9月28日,广州、清远、梅州三市将携手前往京津冀地区高校,启动本次招聘的首站活动。截至9月17日18时,京津冀地区高校专场已吸引2400多家次企事业单位报名,累计释放8.22万个就业岗位;其中,1500多家次企事业单位现场提供岗位6.62万个,招聘规模创历史新高。广州作为核心参与城市,贡献近2000家次企事业单位及7.84万个岗位,其中21场现场招聘会提供岗位6.23万个。
广州释放超7万个岗位
500强龙头企业扎堆
作为本次秋招的重要参与城市,广州充分展现“经济大市挑就业大梁”的使命担当,一次性释放超7万个岗位。从春季到秋季,广州招聘规模持续呈现逆势上涨态势——相较春招,此次参与企业增加700多家,岗位数净增上万个,直观体现出广州在扩大就业供给、激活人才市场方面的强劲动力。
在企业阵容上,广州优质用人单位构建起多元化人才吸引矩阵,涵盖央企、省市属国企、头部民企、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包括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广州工控集团、广新控股等;中国500强企业涵盖广东海大集团、广州小鹏汽车、广发证券、广州农商行等;另有4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如广船国际、广电运通、广州数控)、14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1家重点规上企业及147家链主企业。
这些企业带来的岗位类型丰富多元,既包含研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技术骨干岗,也有产品经理、业务经理、市场经理等关键管理岗,同时覆盖医师、教师、律师等优质专业岗,还同步释放管培生、实习生等储备型岗位,形成覆盖不同类型人才的接纳网络。
与今年春招相比,此次秋招高学历岗位占比显著提升:面向博士的岗位达7881个,面向硕士的岗位13611个,面向本科的岗位39780个。薪酬竞争力同样突出,其中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73个,50万-100万元岗位1965个,20万-50万元岗位22937个,充分匹配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发展需求。
以清华大学专场为例,截至目前已初步确认96家参聘单位、7594个岗位,其中博士岗位1164个,年薪50万-100万元岗位998个,年薪100万元以上岗位10个。
21场次进25所高校
专场招聘锚定战略产业
本次秋招紧密围绕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及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旨在实现高校优势专业人才与广州战略产业岗位的精准对接。
在广州承办的21场招聘活动中,涵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25所高校。活动前期已梳理各大高校优势专业清单,广州承办的21场招聘活动紧扣“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需求,从引才源头推动“专业对口、人岗适配”:北京理工大学等理工科高校,重点对接广州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力行业顶尖学府华北电力大学,匹配广州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财经名校,服务广州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专业优势,与广州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相得益彰;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等医学类院校,则精准对接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需求。
“定制式”专场吸引了各产业代表性企业踊跃参与: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华望汽车、因湃电池,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康方药业、云舟生物,软件与互联网产业的海格通信、金山软件,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的昊志机电、明珞装备,人工智能产业的佳都科技、广电运通,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的华星光电、安凯微电子,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的白云电气、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产业的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现代金融产业的越秀资本、万联证券等均在列。
本次秋招主打“小而精、小而美”理念,注重供需精准匹配与高效引才。每场高校专场招聘中,线上线下参与的用人单位不少于100家,提供岗位不少于3000个;综合性院校现场参聘单位不少于50家,专业性院校现场参聘单位不少于30家。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通讯员 穗人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