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期,为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南沙区港湾街道聚焦源头分类关键环节,在街道辖内各小区扎实推进“示范站桶”专项行动,旨在通过专业化培训与标准化示范,全面提升社区垃圾分类的实操水平和实际效果。
针对居民在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存在的“不清楚、不明白、易分错”等痛点难点,港湾街道先从提升一线工作人员及志愿者自身的业务能力入手,组织开展了多场次系统化、专业化的垃圾分类知识技能培训。
培训内容不仅涵盖最新的分类标准、常见物品的精准归类,更重点讲解了站桶指导的沟通技巧、常见误区的纠正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居民养成分类习惯。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确保每一位即将上岗的“示范站桶员”都能成为“政策明、业务精、善引导”的分类专家,为后续的现场指导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港湾街道选取了中交蓝色海湾、观海美寓、红岭社区第一片区等作为首批重点推进小区,在早晚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时段,安排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与志愿者身穿统一标识服装,在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示范站桶”。现场,对分类不准确的行为进行纠正和指导,主动向居民宣传分类知识,演示如何正确破袋、如何区分易混淆垃圾。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引导,将投放点变成生动的垃圾分类实践课堂,使居民能够更直观、更快速地掌握正确分类方法。
随着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居民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垃圾分类准确率稳步提升。如大宏锦绣、富力天海湾等小区的分类准确率尤为突出。“以前图省事经常一股脑儿扔,现在有他们在旁边细心指导,慢慢就知道怎么分了,养成习惯就好了。”小区居民说。
港湾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示范站桶”是提升基层垃圾分类管理实效的重要举措之一。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深化此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优化人员配置和指导方式,并计划将成功模式逐步推广到辖区内所有小区,同时配套完善的激励与监督机制,切实巩固和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成效,携手居民共同建设更加洁净、优美、宜居的社区环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