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临近,A股节前指数走势分化。面对即将到来的超长国庆假期,投资者是持股待涨还是持币理财?从过去十年国庆节前5个交易日表现来看,A股通常面临调整,上证指数下跌概率80%,而国庆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60%。记者注意到,近期机构重点关注调研的方向,除机器人概念外,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等行业关注度也较高。
9月25日,沪指跌0.01%,收报3853.30点;深证成指涨0.67%,收报13445.90点;创业板指涨1.58%,收报3235.76点,续创三年多新高。
随着9月震荡行情的展开,择股“高低切换”的建议被不少分析人士频繁提出。除基本面及价格区间上涨幅度外,机构调研信息也是对上市公司信息的重要补充。9月以来,有1922家上市公司接待了来自保险、券商和基金公司以及海外机构的调研,其中包括236家机械设备行业公司,近200家电子行业个股,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计算机和汽车行业的公司均超百家。
近期,人形机器板块走势强劲,市场热度高企的同时,行业内部也迎来机构密集调研。9月以来,有101家公司接待了逾50家机构的来访。其中,兼具机器人概念的汇川技术接待了394家机构,居首位。据开源证券研报统计,投资者提得较多的是公司在机器人赛道的布局及规划,与头部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情况,在机器人上的股权投资和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等问题。
聚和材料、晶盛机电和炬光科技均吸引了超300家机构调研。针对聚和材料,投资者问及其旗下适配半导体光刻工艺的掩膜基板的技术水平。公司表示产品已通过迪思微、中微掩模等国内外半导体客户的量产验证,并实现稳定销售。此外,澜起科技、安克创新、精智达和泰凌微等机构调查家数也均超150家。
机构调研往往是积极的信号,巨丰投资高级投资顾问陈宇恒认为,头部机构的高频次调研方向和重点,往往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的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向市场传递出该领域具有投资潜力的信号,并且头部机构在高频次调研中能获取更充分的信息,做出的投资决策会更加理性和准确,从而推动市场价格向合理价值回归。
对于国庆节期间的A股行情,招商证券分析认为,国庆节前市场交投相对清淡,部分资金在避险需求下流出会影响市场表现。国庆节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主要指数往往迎来反弹。
采写:新快报记者 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