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燕梅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卫生院
派出单位:四会市东城街道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输液室里的“小勇士”
7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输液室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6岁的瑶族小女孩阿妹。她因肺炎需要输液,但一见针头就哭闹着往妈妈身后躲,小手紧紧攥着衣角。我蹲下身,用刚学的瑶语轻声说:“阿妹别怕,阿姨轻轻扎,像小蚂蚁咬一下就好。”她眨着泪眼半信半疑地伸出手臂。
我特意选了最细的针头,一边哼着童谣分散她的注意力,一边快速精准地完成穿刺。阿妹愣了几秒,破涕为笑:“真的不疼!”临走时,她悄悄塞给我一颗攥得发热的糖:“护士阿姨,明天我还找你打针!”
感悟: 孩子的信任是最大的肯定。在基层,医疗技术不仅是治疗手段,更是连接民心的桥梁。让每个孩子不怕看病,让健康陪伴他们成长,正是帮扶的意义所在。
卫生室里的“安心一刻”
8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阳光很好,我们义诊小队来到一个瑶寨的村卫生室。室内虽简陋,但收拾得整洁,一束光从窗户透进来,照在候诊的长凳上。前来体检的多是留守寨子的老人,其中一位穿着旧军装、精神矍铄的赵老伯格外引人注意。轮到老伯抽血时,他捋起袖子,手臂上露出长期劳作留下的结实肌肉,却也有些许岁月的斑驳。
他乐呵呵地说:“护士同志,我这身板硬朗得很,就是儿女总不放心,非要我查查。你尽管抽,我当过兵,不怕疼!”话虽如此,我还是注意到他另一只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
我一边熟练地扎上压脉带,轻轻拍打寻找血管,一边和他聊着天:“老伯,您这身体底子一看就好,检查一下让儿女在外头安心工作,也是支持他们嘛。”找准血管后,我迅速消毒、进针,暗红色的血液很快流入试管。“好了,老伯,您看,没事吧?”
他惊讶地转过头:“哟,这么快?还真没啥感觉!”放松下来的老伯话匣子打开了,说起儿子在广东打工,总惦记他的血压。我为他测完血压,结果正常,他开心得像个小孩子:“这下可以打电话告诉儿子,让他别瞎操心啦!”
感悟: 一管血样,连着的不仅是身体指标,更是山内外亲人的牵挂。在小小的村卫生室里,我们送上的不仅是一次健康检查,更是一份让家庭安心的“健康证书”。让留守老人老有所“医”,让远方儿女劳有所“安”,这或许就是健康帮扶最朴素的愿望。
统筹:李志 朱颖洁
校对:马少俊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