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第18号台风“桦加沙”登陆广东阳江,给当地电网设施带来严重破坏。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迅速行动,派出人员支援阳江地区抢修复电。这支刚结束珠海、中山抢修的队伍,未及休整便星夜再出发,以1015名专业人员、中低压发电车30台、3847件应急工器具的“大兵团”阵容,在阳江平冈镇等重灾区筑起光明防线,用一个个暖心故事诠释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截至9月27日23时50分,受台风影响的用户全部恢复供电。
星夜集结,刚下战场再冲锋
“收到指令,立即集合!”9月26日凌晨,广州增城供电局抢修群里的消息刚弹出,刚从珠海抢修现场返程的姚志满便抓起工具包冲出家门。前一天还在处理珠海断线故障的他,与其他精锐小队一同星夜集结,天未亮就踏上奔赴阳江的征程。
抵达平冈镇重灾区,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狂风连根拔起的大树压垮了成片电杆,断裂的导线在泥水中浸泡。“分头行动,26个停电台区同步勘察!”一声令下,姚志满和其他队员们立刻散开。在最棘手的故障点,姚志满身缚安全绳爬上倾斜的电杆,天气闷热让工装瞬间湿透,紧紧贴在背上。“每多查一处隐患,复电就快一步。”历经数小时奋战,当新电杆重新立起时,他满是泥污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同样刚结束珠海抢修的广州番禺供电局队员陈志刚,26日抵达阳江后,立刻投入战斗。夜幕降临时,他已完成发电车接入,让片区居民提前迎来光明。“从珠海到阳江,只要能尽快送电,再累都值。”陈志刚擦着汗说道。
师徒同心,泥泞中传承担当
在广州南沙供电局负责的平冈农场十五队抢修现场,46岁的张森华半跪在泥地里,指尖抚过断线接头仔细排查隐患;40岁的邓泽荣在旁精准递上工具,动作默契得无需言语。这对历经十余次应急支援的师徒,二十多年来始终并肩作战。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关键时刻,我们是战友。”张森华抹掉额头的汗珠,师徒相视一笑。此刻,他们面前的抢修任务艰巨:需新立10千伏电杆9基、修复6基,架设线路长达4公里。116名队员划分4个作业面同步推进,6名安监人员紧盯交叉施工点,红色的党员突击队旗在泥泞中格外醒目。
“早一点送电,大家就早一点心安。不复电,不收兵!”广州南沙供电局配电部副经理姜明凯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昼夜鏖战,科技助力抢时效
“灯光再调亮些!”夜幕下的广州从化供电局抢修现场,移动照明车将作业面照如白昼,钻孔立杆一体机轰鸣作响,与抢修人员协同作战。这支9月26日一早从珠海转战阳江的队伍,已连续奋战超过24小时。
“从烈日到深夜,人歇机器不歇。”现场负责人介绍,借助大型机械的高效作业,那棉线故障处理进度不断提速。在“大兵团指挥作战体系”统筹下,从化队伍与其他特战营紧密联动,通过“省总指挥部-局总指挥部”两级联动机制实时同步进度,确保抢修高效推进。
当最后一户人家的电灯亮起,阳江的夜空被点点光芒缀满。从星夜集结到昼夜鏖战,广州供电人用脚步丈量灾情,用双手传递温暖。1015名队员的坚守,3847件器具的交响,不仅修复了受损的线路,更架起了跨市驰援的连心桥,让“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承诺在风雨后越发闪亮。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洪林 黄欣然 张泽斌 李文梓 王泳 方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