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8日,2025南沙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顺利举行。大会现场一次性签约超50个重点项目及企业、首次对8个区级文化产业园授牌、发布7个文体娱消费新空间项目并成立了1个产教联合体。活动以“政策效应-产业能级-人才吸附-生态反哺”为底层逻辑,从政策、项目、人才、场景四大方面发力,全面塑造南沙文化产业生态链,为南沙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签约落子超50个重点企业和项目,港澳元素亮眼
本次大会签约是重头戏,累计签约超50个重点项目与企业,聚焦“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文体联动”等方向,涵盖滨海度假、数字电商、演艺赛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区域资源与市场主体的高效对接。
其中,港澳企业深度参与是本次签约的突出亮点。会上,澳门青旅集团、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总会、文化公所(澳门)、香港东方文体4家港澳机构集体与南沙签约,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其中,澳门青旅集团计划落户庆盛先行起步区,其在广东拥有20余家分公司及营业部,年服务游客超10万人次,未来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服务;香港东方文体科技有限公司携常春藤国际体育大赛亚洲独家授权入驻,拟携手国有资本与央企打造青少年体育国际交流中心,建设亚洲级赛事与研学基地。
“坚持项目为王,壮大文化产业新动能。南沙新的文化产业项目非常有看头,也非常有盼头,特别是在体育赛事、演艺经济、影视传媒等当前最活跃、最具成长性的赛道中,南沙出台了游戏与微短剧产业、数字技术应用示范等领域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抢占行业制高点,竞争优势明显。”刘炜在致辞时如此表示,南沙将依托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和演艺活动,延伸户外运动、器械生产、体育培训等体育产业链条,引进投资出品、演出经营、票务服务等龙头演艺企业;依托落户南沙的广东广播电视台未来影视产业园,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影视文化生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更加新质的文化产业体系。
此外,现场超10家文化及相关领域的企业同步落户南沙,推动数字经济与文旅项目融合发展。广州元邘科技有限公司将与南沙开建集团联合打造“元邘短视频创作基地”,区属国企将为其提供优惠园区服务,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短视频创作团队,开启“AI+影视文旅”新模式;深耕影视行业全领域20年的智灵文化发展(广州)有限公司将推出首部“全南沙取景”的出海短片,真正实现“南沙风景出海、正能量故事传扬”;广州歼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替恩替文化(广东)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则将为南沙引入更多高质量艺人演出活动。值得关注的是,2026年粤港澳大湾区灯会项目现场签约多家合作单位,计划联动上海豫园华灯文化、广州美术学院等,共同创意谋划打造湾区年度文化盛事。
南沙成为“穗演通”试点落地,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近期,南沙区正式获批成为广州市“文旅体一证通——穗演通”试点区。“穗演通”审批服务模式整合文旅、体育、安全等领域多项审批事项,实现“一证办理、一网通办”,大幅压缩企业办事时间,让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切实为企业减轻制度性交易成本与时间成本。大会现场,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正式揭牌成为南沙“穗演通”首批场馆单位。据了解,南沙首批纳入“穗演通”服务的场馆还有南沙体育馆。
除此之外,灵活运用好文化政策,打出“组合拳”同步发力是南沙文化产业政策服务的关键点。活动现场,广州市文旅局推介了《广州市促进电视和网络剧片创作生产实施办法》,从资金扶持、人才培育、平台搭建等方面支持影视产业发展。南沙区税务局则同步解读税收优惠政策,针对文旅企业推出“减税降费+精准辅导”服务。
在现场,南沙区文广旅体局负责人就文化企业和项目落户进行了精准推介。他表示,南沙支持企业升规壮大,将在演艺经济、文化创意、影视产业等关键领域进行集中扶持;充分利用区内优质场馆,引入更多大型演唱会、音乐节、商业体育赛事等高质量文体娱活动;依托现有人才政策体系,针对影视、直播、动漫等内容创作者提供扶持举措等。针对网络文化企业准入难题,不断优化文网文证照准入门槛,其中针对企业演出场地由300平方米降至100平方米且可共享使用,从业人员人数由11人降至5人,打造大湾区最优审批条件。目前,南沙已成为国内“文网文证”办理门槛较低、灵活性较高的区域之一。依托南沙区“金融三十条”等政策优势,聚焦企业上市、跨境金融、港澳联通等关键环节,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授牌首批8家文化产业园区,7个文体娱消费新空间亮相
本次授牌的文化产业园是南沙区首批区属文化类产业园区,一共8个,分别是南沙越秀IFC、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越秀iPARK粤港云谷、中铁AI汇、蒲洲广场、南沙数字电商直播基地、优创快链直播电商基地、COCOpark。文化产业园区能为企业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办公场地租金方案,区文广旅体局也将支持园区打造共享舞台、直播间、技术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有效降低企业初期运营成本,赋能实体经营。
从业态布局来看,8大园区各具特色,涵盖文创、科技、影视、动漫、文旅体融合等多类业态,形成“孵化—创作—传播—消费”全产业链支撑体系。如南沙越秀IFC作为区域标志性建筑,已吸引50余家涵盖影视制作、动漫设计、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文化科技企业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区依托“双十五”政策与职住一体配套,打造“创作+孵化+生活”创新生态;蒲洲广场通过项目微改造方式,把项目打造集产业办公、人文商业、艺术生活、社交休闲为一体的滨海文旅商业综合体等;南沙数字电商直播基地目前已入驻73家企业,可同时承载100场直播,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供应链资源,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本次大会同步发布了7个文体娱消费新空间,项目覆盖南沙各镇街,实现镇企联合共建。LaveloGo全境骑行项目计划串联南沙滨海与生态资源,联动“浪漫港湾”与20公里美丽海岸线等南沙特色旅游资源,该项目预计将于9月29日启动并发布专属骑行路线,实现签约即落地;南沙湾“丛林飞跃”项目整合5万平方米滨海资源,构建“丛林飞跃+无动力乐园+沙滩俱乐部”综合体;南沙湾・西醍1988活化旧虎门渡口资源,打造“海防文化+研学+度假”文旅目的地;图南逍遥游非遗美食系列活动将逐步推动全国非遗美食与南沙非遗文化旅游消费场景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蕉门河两岸水经济发展;合生极道水上运动综合体将依托榄核镇优质水域,重点建设由港澳滑水总会授牌、可承办国际赛事及专业训练、颁发国家级滑水等级证书的索道滑水基地;位于大岗镇高新沙岛的“多彩高新沙”乡村振兴示范带将以“沙田水乡风情+观赏鱼特色产业+水利文化”为核心,目标打造“大湾区周末乡村亲子游新3A级景区”。
这些新空间通过引入受年轻人青睐的新型文体娱业态,推动南沙现有旧厂房、园区、公园绿道等物理空间二次“进化”,丰富市民文体生活和消费模式,助力南沙打造“15分钟文体娱生活圈”。
多方联动深耕招商引智,产教联合体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库
本次大会联动区属国企、优质民企乃至央企、外资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集聚南沙。
大会期间,广州南沙海洋文旅市域教联合体正式成立。该联合体由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牵头,涵盖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80多家头部文旅企业、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联合体首次以“海洋文旅”为核心,精准锚定滨海旅游、邮轮经济、海洋体验等特色领域,打造南沙海洋文旅新产品及项目,引领海洋文旅创新技术的商业转化,为湾区文旅企业“出海”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服务南沙五港联动区域经济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南沙海洋文旅市域产教联合体将有效聚合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企业、院校资源,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文旅产业的岗位需求直接实现精准对接,南沙企业给各个专业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就业岗位。
据悉,本次活动上,原创文艺作品《图南之美》进行了首演,霍英东集团主席、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霍震霆在活动上表示,南沙有符合国际水准的体育设施和接待配套,还有发展户外运动项目和年轻人喜欢的小众运动的潜力,未来计划将结合政府和南沙湾的资源,打造能引领湾区、走向世界的体育文化交流平台,为构建人文湾区贡献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 罗瑞娴、杨焱、佘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