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9月22日-25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蝴蝶助学”)开展了为期四天的“贵州行”下乡探访活动,工作人员、志愿者与爱心企业代表,为贵州省从江县多所学校的师生带去了爱心人士的捐赠和问候,据悉,这已经是蝴蝶助学连续第19年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公益助学活动。
科普入校,AI让孩子们“看见”未来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谷坪乡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五年级学生小花(化名)走上讲台,响亮地说出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话音刚落,她身后的投影屏幕上,缓缓出现了一张小花长大后身穿篮球服的照片,画面中小花自信地运球,驰骋在篮球场上。全班同学顿时发出了阵阵的惊叹和热烈的掌声,仿佛球场上为同伴打气加油的啦啦队。
这是由蝴蝶助学联合爱心企业广东创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策划的特别版“科普探索课堂”,企业工程师成为了支教志愿者,借助AI(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术,帮助孩子们“穿越”到未来,直观地看见自己梦想成真的模样,这也是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感受AI的魅力。
阅读启智,科普筑梦
蝴蝶助学本次探访活动,“阅动计划”乡村学校图书室项目一共支持了贵州省从江县3个乡村小学的图书室建设,捐赠科普、自然科学和美育等书籍5000册,并为5校捐赠《百科全书》146套,总价值超过15万元,全部来自爱心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赠,直接丰富了1500多名在校学生的阅读学习。
除了AI体验,支教组志愿者精心设计了多个主题科普课堂。在“探月工程”课堂上,支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的有趣知识,从“嫦娥”奔月到“玉兔”巡勘,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举手提问。随后,同学们还亲手制作了“探月小车”模型,亲手拼接一个个小零件、连接电路,一辆辆小巧的探测车在课桌上“启程”,模拟执行月球勘探任务,课堂气氛热烈而专注。接下来,还有“种子成长记”“清水实验室”一个个精彩的科普课堂,通过“绘本共读+动手实践”的生动课堂模式,深深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的热情。
“过去我们讲科学,大多停留在书本和口头。现在有了AI技术、实物教具和互动体验,孩子们不仅能‘听到’,还能‘看到’‘做到’,真正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探索的乐趣。这对乡村学校的孩子来说,是一次难得而宝贵的启蒙。”未来,蝴蝶助学将赋能更多乡村学科老师,以“物资捐赠+支教资源支持”双轨并行的模式,支持乡村学校恒常化开展科普教学。
中秋团圆,为留守儿童定制温暖
临近中秋,蝴蝶助学此次贵州之行也带来了特别的节日问候。志愿者们带着由爱心人士亲手写下的祝福明信片以及1100份月饼礼盒,提前与孩子们共迎佳节,传递温暖。
在谷坪乡中心小学和下江镇中华小学,老师介绍学校寄宿学生超过50%,留守儿童占了大多数,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中秋节能与家人团聚、吃上一块月饼,并非理所当然的事。为此,支教讲师特意将“中秋”主题融入绘本阅读课堂,带领孩子们了解各地中秋习俗,讲述“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还一起动手制作中秋灯笼。一只只兔子灯、金鱼灯在巧手中逐渐成型。点亮之后,朦胧暖光映照着一张张纯真笑脸,教室中洋溢着温馨的节日氛围。
体育设施升级,少年强则国强
23日上午,在从江县往洞镇中心小学操场上,举办了一场“往洞镇9校乒乓球台及运动用品捐赠仪式”,蝴蝶助学为往洞镇4所完全小学完成捐赠了14张全新的双鱼户外乒乓球台以及180副乒乓球拍,为5所偏远的教学点捐赠了丰富的运动用品。此外,蝴蝶助学还为本镇的托苗小学捐建了一片576平方米的悬浮地垫篮球场。
“乒乓球是国球,是我们每个国人心中的骄傲,值得我们大力的普及。”体育支教老师麦子表示,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体魄,一个个运动场上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运动员故事,更能鼓励乡村孩子们奋发向上。
安全护航:急救培训守护生命线
往洞镇中心小学会议室里,正开展蝴蝶助学“应急安全支教”教师培训专场,是本项目继从江县下江镇、谷坪乡、停洞镇后第四场全镇教师培训活动。当天,往洞镇7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职工,以及镇政府一线工作人员、消防人员等60多人前来参加了学习。课堂上,专业应急安全讲师霍云鹤和助教们,聚焦日常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急救法等几项内容,通过知识讲授与实操结合的方式,让老师和一线工作人员,掌握这些科学的“救命”常识。
“我们学校距县城近2小时车程,掌握急救技能太重要了。”参加学习的石老师在实操“心肺复苏”练习后表达了深刻感受。
“前不久,从江县遭遇了特大洪灾,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我们感动于村民们的团结一心,更感动于老师、干部领导们奋勇投身抗灾一线的行动,我们希望这些专业、科学的急救知识,能够帮助每一位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守护自己,守护他人。”蝴蝶助学应急安全支教项目负责人表达了项目发起的初衷。
采写:新快报记者潘芝珍 通讯员 张雪欣 郭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