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黎秋玲 孙毅 通讯员林荫报道
冬季候鸟南飞,大批候鸟来粤落脚“歇息”
1月8日,新快报记者跟随广东省林业局深入南沙湿地进行采访,探秘湿地、邂逅候鸟、看广东湿地之美和候鸟保护工作成效。
广东广州南沙湿地公园是广州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地处候鸟迁徙路线之上,每年吸引着近10万候鸟栖息过冬,数量占到广州市候鸟总数的50%以上。
据初步监测估计,目前飞临广东省的候鸟总体数量超过20万只,种类超过300种。专家预测,在1月中到2月初这个时间段,飞临广东的候鸟数量将大幅上升。
勺嘴鹬等多种世界性珍稀鸟类来广东越冬
广东省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拥有多处国际重要鸟区,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春秋迁徙季节途经广东省,并有部分在广东省越冬。
据了解,2019年广东省冬季候鸟的总体数量将超过20万只,种类超过300种。飞临广东沿海的候鸟中,珠江口将超过10万只、湛江有3-4万只、汕头有3-4万只,海丰、阳江等地水鸟数量也已过万只。此外,广东省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林地,也是多种陆鸟的越冬地。
在广东广州南沙湿地公园,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张强、研究员张敏。张敏表示,自7月中旬以来,受持续少雨和长江水位降低的共同影响,江西鄱阳湖及上游5大河流水位持续下降,江河湖泊持续低枯,鄱阳湖大旱等影响,2019年冬季很多以前没有记录或在广东省很罕见的候鸟飞来广东省越冬。
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张敏说:“特别是大型水鸟,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黒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等。近几年,勺嘴鹬、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世界性珍稀物种也逐渐在广东省有稳定越冬记录,数量呈上升趋势。”
野外监测发现的黑脸琵鹭数量逐年增加
野外监测发现的黑脸琵鹭数量逐年增加,除深圳湾外,2014年全省记录到159只,2017年升至192只,2018年263只。2019年10-12月,湛江发现黑鹳、灰鹤新纪录;12月13日,江门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鹤9只,是广东历史新纪录。
广东多举措加强候鸟保护
近年来,广东省开展多项湿地整治和修复工程,湿地环境改善,栖息的野生保护鸟种、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给候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栖息环境,切实保护好候鸟等野生动植物资源,广东省各级林业部门加快立法,保护优先,严格监管,广泛宣传,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候鸟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建立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的强大合力,切实保护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安全。
2019年9月27日起,广东省启动了大规模的秋冬季严打破坏候鸟等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2019护飞行动”。截至12月31日,全省共出动林业执法人员13218人次,立刑事案件107宗、破案83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08人,刑事拘留74人,逮捕28人。清理整治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加工经营场所、车站港口、野外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共7384家/处;收缴野生动物11382头/只(其中收缴鸟类2590只),收缴野生动物制品169.1公斤,拆除捕鸟网14676米。
日前,广东省林业局下发了通知文件,要求各地加强候鸟及其栖息地资源的调查监测保护,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猎捕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在重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活动区、停歇地等重要栖息地开展清网、清套、清夹等清除非法猎具专项行动。此外,各地要积极开展巡查,做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工作。按国家和省要求组织做好监测、科技支撑、野外巡护、信息报送、集中消毒、主动预警和野猪采样、送检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