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9日上午,东莞市政务服务中心举办了启用六周年媒体开放日活动,邀请新快报等媒体记者实地感受六年来东莞在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果与新变化。
据介绍,东莞市政务服务中心目前进驻部门54个,设有9个政务区、270个办事窗口,平均年业务办理量超122万宗,是广东省认定的市级标杆政务服务大厅。六周年庆期间,中心同步推出“政能量 新企点”主题展览,聚焦涉企服务,集中展示市镇两级的创新举措与典型案例。不少市民在办事间隙驻足观展,了解办事流程、参与互动游戏,切身体验中心的高效服务与良好风貌。
“企莞家”平台、“莞家代办”、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服务中心、免申即享、政策月历、企业服务专员、诉求直达、政策智能匹配……互动区陈列的一系列关键词词卡,正是近年来东莞推进涉企服务改革的生动缩影。
今年2月,全新升级的“企莞家”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发布,4月,“企莞家”移动端上线运行。平台以“企业办事总入口,企业诉求总客服,企业服务总超市”为定位,整合了各类涉企服务资源,实现政策查询、诉求反馈等服务的“掌上办”与“随时办”。
依托该平台,东莞统一了全市惠企政策入口,将政策兑现纳入政务服务事项管理,构建起全省首个惠企政策“发布—申报—审批—兑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政策兑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市通办”。为提升政策兑现效率,东莞还创新推动省数字财政支付系统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惠企资金“一键拨付”、直达企业账户。
截至今年9月底,“企莞家”平台累计访问量超45万次,上线政策兑现事项267个;线上申报政策业务6029宗,线下申报42231宗;为4661家企业提供政策智能匹配服务6503次;转派涉企诉求36068件,办结率达97.63%,满意率99.6%。
涉企服务,线上有“企莞家”,线下有“莞家代办”。市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均设有“莞家代办”服务专区。该团队自2022年组建以来,依托社会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一张图”、“一项目一群”、服务专班联动等机制,为重大产业项目提供全流程咨询、指导、代办与协调服务,高效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和难点。
截至目前,市镇“莞家代办”团队已累计服务项目534个,推动项目平均提前约40天开工,助力山姆、晶圆、OPPO、vivo、比亚迪等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对于企业而言,行政审批效率的提升可能直接转化为市场优势。今年5月,“锂电池出口一件事”审核模块在“企莞家”平台试用上线。企业在线提交材料即可“零跑腿”办理,海关则借助AI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出口申报当天递单、当天审核、当天取证。
东莞市维能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率先体验到改革带来的便利。企业商务经理袁玉碟介绍,对于海外仓的紧急订单,如今能更快响应并完成出货,企业更有信心承接高价值、短交期的订单。
据了解,“锂电池出口一件事”是东莞“审前服务+出海一件事”首个落地案例。目前,第一批白名单内的35家企业锂电池出口检验已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到半小时,效率提升98%。
在各镇街,涉企服务也因地制宜,探索出特色服务模式。万江街道每周三上午在数控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园区物业点设置固定服务窗口,提供“家门口”的政务办理与咨询。黄江镇拓展服务外延,推出“无障碍上门助企”服务,为盲人按摩店等特殊经营主体提供手把手上门办理年报等暖心服务,展现政务服务的温度。
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启用六周年之际,东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也焕新启航。新办事大厅大幅扩容,97个办事窗口覆盖33个部门、1655个服务事项,镇街级事项“应进尽进”,“一窗受理”率达100%。
在企业服务优先区,设有“企莞家”平台体验区,专员手把手教操作,政策查询、业务办理一键搞定;“惠企服务窗口”主动匹配补贴政策,推动“免申即享”,企业不用四处打听就能拿红利;企业服务办公室则由多部门骨干集中办公,跨部门问题“集中会商”,确保问题快速解决。
六载同心路,政务新企航。展望未来,东莞市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深入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体系,以更精准、智慧、便捷的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努力成为企业群众最信赖的政务助手。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