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9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与残特奥会火种在广州南沙成功采集,取自我国南海北部1522米深海可燃冰的“源火”,以全球首次“深海采火”的壮举,点亮了全运之光。当天下午,以“同心全运·筑梦南沙”为主题的南沙各界喜迎全运文艺汇演暨招商推介活动在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通过“文化+体育+招商”的多元呈现,展现南沙的文化活力与体育精神。
中国足球名宿、广东省足协副主席、广州市足协副主席区楚良介绍,“南沙全民运动的氛围很浓厚,近期就举办了村BA、‘南甲’等群众性活动,并且这几年来南沙的体育设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比如大湾区文体中心、焕新的网球中心和南沙体育馆等等。”据悉,区楚良近年来深度参与南沙青少年足球事业发展,不仅成立“区楚良足球工作室”,更受聘为南沙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名誉校长及校园足球顾问,持续为全区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提供专业指导,助力南沙构建更加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迎接全运、推动区域体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据了解,活动围绕营商政策、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及文化赋能作专题推介,向各界发出携手发展的盛情之约。
在活动现场,南沙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推介中指出,近年来,南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多项精准扶持政策,形成“育主体、促消费、强品牌”的政策闭环。在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南沙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机制,根据营业额或利润规模,最高可获5000万元扶持;首次达到规上标准的小微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在空间载体建设上。南沙推行首租办公用房50%租金补贴政策,同步推动“首店经济”和品牌连锁布局,零售首店最高奖励300万元,本土品牌拓店按面积给予2万至10万元支持。商业综合体升级、促消费活动也有专项补贴。
此外,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多举措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2025南沙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成功推动超50个文旅、数字电商与演艺赛事类项目集中签约,其中涵盖4家港澳机构,并首次为8个区级文化产业园授牌,进一步夯实产业载体基础。在审批服务方面,南沙率先成为广州“文旅体一证通——穗演通”首批试点,实现审批效率提升50%以上,并同步优化文网文证照准入条件,将演出场地面积门槛降至100平方米且支持共享,从业人员要求放宽至5人,显著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通讯员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刘冰汧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