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10日,第13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佛山举行。发布会上宣布,这是国际民间艺术节首次落地广东省,将于10月16日在佛山市开幕,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以及中国粤港澳台联合艺术团、佛山本地艺术团一同参与,打造一场兼具国际视野与岭南特色的文化盛宴。来自中国文联、广东省文联、佛山市政府、禅城区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介绍艺术节总体情况、活动安排与亮点。
山海相约,文明互鉴
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以“国际性、民族性、民间性、群众性”为特色,为各国艺术家搭建起平等开放的交流平台。自1990年创办以来,艺术节已成功举办12届,累计邀请五大洲68个国家173个外国艺术团参演,已成为我国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
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于海琳介绍,本届艺术节以“跨越山海 共向未来”为主题,“山”象征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与文化多样性,“海”体现开放包容的姿态与源远流长的丝路历史,“同风”则代表源于人类共通情感的和谐互鉴精神,寓意世界文明超越山河阻隔,借助艺术同心同行。
本届艺术节邀请来自五大洲13个国家的艺术团体,以及中国粤港澳台联合艺术团、佛山本地艺术团共500余人一同参与本届艺术节,将为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本届艺术节有七大亮点。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主任于海琳详细介绍,一是“友谊新篇”再续佳话。今年恰逢中国与塞尔维亚建交70周年、与菲律宾建交50周年、与哥伦比亚建交45周年,特邀三国艺术团体登台,谱写中外友好新篇章。二是“非遗瑰宝”集中亮相,格鲁吉亚阿扎尔舞、毛里求斯塞卡舞等均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青春力量”闪耀舞台。斯里兰卡珍宝舞蹈学院、西班牙拉斯罗萨斯青年舞蹈团等青年艺术团体,将展现青春风采与未来希望。四是“民心相融”打破壁垒,特别安排菲律宾罗布克童声合唱团演绎中文歌曲,用音乐跨越语言障碍。五是“守正创新”赋能传统,新西兰阿帕努伊尖峰舞团等艺术团,让古老艺术重焕生机。六是“文明多彩”全面呈现,参与国覆盖五大洲,节目形式多样,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文明画卷。七是“丝路交响”传承使命,塞尔维亚、菲律宾、埃及、格鲁吉亚、哥伦比亚等均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伙伴,完美诠释艺术节连接古今、融汇中外的重大使命。
首次到粤,绽放佛山
本届艺术节是首次在广东省举办,其中主会场设在佛山市。于海琳表示,佛山不仅是珠三角腹地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国际科创中心承载区,更是一座承载千年文脉的历史文化名城。选择佛山,既能依托其丰厚的岭南文化资源为国际艺术盛宴注入独特的地域魅力,更能通过这座“文化窗口”向世界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活力,使艺术节成为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气派的高水平文化交流平台。
本届艺术节在佛山的主要活动包括开幕式演出、秋色巡游、基层巡演、中外艺术家大联欢。
佛山市副市长文曦介绍,艺术节第一大特色是“聚艺五洲,联通国际”,五大洲的优秀艺术团队,与中国团队齐聚一堂、同台献艺,呈现各国文明艺术,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第二大特色是“彰显岭南,焕发新韵”,推动艺术走进基层、融入城市肌理,实现“国际艺术”与“岭南风情”的深度对话,外国艺术团队将与本土原创歌舞剧、龙狮汇演、非遗舞蹈等联袂献艺,展现佛山从“制造名城”向“文化强市”的华美转身。第三大特色是“活化非遗,点亮佛山”,艺术节与佛山秋色巡游联动,通过“定点展演+巡游互动”的形式,实现国际艺术与佛山非遗的沉浸式对话,让岭南传统民俗、国家级非遗盛事走向国际。
佛山市文广旅体局二级调研员张远征介绍,今年秋色以“山海同风・悦叹秋色”为核心主题,构建“传统民俗焕新+国际文化交融+全域文旅赋能”的立体活动体系,突破单一观赏参与模式,以“叹”为创意核心,串联“好看、好吃、好玩、好逛、好彩”体验维度,打造一场兼具传统韵味、国际视野与全民温度的秋日文化盛宴。
除主体活动外,艺术节还设置丰富配套活动。佛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张红兵介绍,艺术节期间将在禅城区博物馆举办佛山特色民间艺术精品展;在星光荟美术馆举办“致敬与蝶变”石湾陶艺作品展;邀请陶艺家共同设计制作户外永久艺术装置,将放置于公园等公共场所,打造浸润型社会美育新地标,展现岭南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对话。
多城联动,美美与共
本届艺术节还将组织艺术团于10月20-21日分组分赴深圳市、珠海市、东莞市进行巡演。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高景海介绍,将会有6个外国艺术团到深圳,在宝安区西乡会堂,以及前海石公园—欢乐港湾—十五运场馆进行演出和文化交流巡游。还将会有3个外国艺术团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艺术团赴珠海市,在珠海大剧院外广场安排快闪活动和室外演出;在圆明新园采风,与市民进行互动。将会有4个外国艺术团赴东莞市,在道滘镇粤晖园门前广场舞台室外演出,演出后安排游岭南园林、岭南水乡和粤剧文化体验活动。
目前,艺术节主体活动与巡演筹备已基本完成,外国艺术团住宿、饮食、翻译等保障工作均已就绪。禅城区委常委周旭表示,禅城坚持以“文化为根、产业为脉、民生为本”为基本发展逻辑,扎实推进岭南文化中心建设。作为艺术节的“主场地”,禅城将以此次盛会为重要契机,将国际艺术交流与本土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持续以文化赋能城市发展,让“千年佛山 烟火岭南”的城市IP更加闪亮。
这场跨越山海的艺术盛会,不仅是世界文明的聚会,更是佛山文化的亮相,将为中外民间艺术交流搭建优质平台,奏响文明互学互鉴、美美与共的和合乐章。
(文、图/胡睿 何泳然 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