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眼睛干涩刺痛有异物感靠眼药水临时“救急”,孩子频繁揉眼被误判为过敏,老人眼干错当老花延误干预……如今,我国干眼发病率覆盖“老中青少”全年龄段而演变成了公共卫生挑战。在第六届“1010干眼关爱日”来临之际,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开展“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项目,发起全民护眼倡议、推出“关注干眼・全家护眼”干眼检查关爱计划、发布“干眼‘润’系列联合治疗方案”及“家庭护理包”、上线“AI干眼医生”……同时通过“公益筛查+技术升级+数智赋能+家庭护理”四维联动,帮助患者解决痛点、难点问题,构建起“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的家庭干眼护理体系,努力推动我国干眼诊疗从“治已病”向“防未病”、从单一治疗向全程关怀转变。
“全球干眼的患病率为5%-50%。我国现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干眼的患病率约21.0%-52.4%。”这是一组来自《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的数据。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副组长、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汉口医院院长曾庆延看来,干眼的病因与不良的生活行为、饮食习惯、室内环境息息相关。目前,其已呈现“向全龄蔓延”的态势。
面对严峻形势,10月10日,爱尔眼科联合“情暖老兵·守护光明”公益项目在发起公益募捐的同时,还发布“关注干眼・全家护眼”干眼检查关爱计划。据了解,该计划涵盖视力检测、裂隙灯检查、睑缘照相、荧光染色的全家套系服务,旨在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干眼筛查,建立家庭眼健康档案,推动干眼防治关口前移,实现早筛、早诊、早治。活动当天,爱尔眼科在全国百余座城市联动开展“全家护眼”公益筛查活动。
“干眼可分为水液缺乏型、脂质异常型、黏蛋白异常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及混合型等多种类型。但在临床诊疗中,有70%左右的干眼患者属于脂质异常型干眼,其主要致病原因是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曾庆延强调,由睑板腺分泌的脂质,俗称“油”,它的功能主要是“锁水保湿”,一旦分泌的管道阻塞,“油”难以分泌,锁水的功能就会被破坏。“患者如果盲目滴眼药水,不仅无法满足临床需求还可能延误病情、加重眼表损伤。目前,分型诊疗已成为干眼诊疗的必然趋势。”曾庆延说。基于此,爱尔眼科正式发布了“干眼‘润’系列联合治疗方案”。它以“光润·强脉冲光治疗”方案为核心,并辅以“睑润·睑板腺热脉动治疗”“维润·干眼家庭护理”“柔润”“兹润”等针对性治疗方案。干眼治疗,院外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活动现场,爱尔眼科针对干眼症的慢性疾病特质,同步推出“家庭护理包”,以满足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实现了“院内治疗+家庭护理”的慢病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患者依从性与长期疗效。
症状描述不清,病情难准确判断;检查数据分散,看诊时间冗长;治疗方案单一,效果不明显……这些都是传统干眼诊疗中的痛点问题。如今,随着爱尔眼科正式上线功能全面的“AI干眼医生”,这些难题迎来了攻克的希望。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办主任、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戴伟伟介绍,干眼症患者在完成自测问卷,医生看诊和专科检查后,数据自动同步至医疗信息系统,“AI干眼医生”只需数分钟便能根据患者数据生成分型辅助诊断与个性化治疗方案。“过去,基层医生因经验不足可能导致诊治方案不精准,现在,AI能整合患者病史与检查数据,规避禁忌证,提升干眼症的诊断准确率。”
据了解,爱尔眼科自2020年发起“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以来,已发布《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提出、倡导以“眨眼操”作为干眼日常护理方式,发布《2021国民生活方式与干眼相关性分析报告》,建立“1+8”疑难干眼症诊疗中心,300家强脉冲光治疗平台覆盖全国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