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邝蓝杰
派出单位:广东四会市中医院
2025年9月28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从广西富川回到了广东四会,心里却还像飘着富川那股草药混着泥土的气息,湿漉漉的,却让人莫名踏实。这四个月的针灸支援经历,像一幅画,在我脑海里反复浮现。
今年六月刚到富川时,第一印象就是那股浓重的草药味,混着山间的湿气扑面而来。山是翠绿的,小城是安静的,处处透着一种朴素又古老的气息。我作为康复科的针灸医生,心里满怀期待,想把我会的东西都带过来,帮这里的医院提升能力。
一开始,我主动跟医院的领导和同事交流,想尽快摸清这里康复科的情况。聊下来才知道,当地颈椎病、腰椎病和关节炎的病人特别多,可医疗资源不太够,不少患者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针灸治疗。我心里有了数,决定把重点放在怎么用针灸更好地治疗这些慢性疼痛上。
这几个月,我每天坚持坐诊,一边给病人扎针,一边带着本地的医生一起看、一起学。记得有位腰椎间盘突出特别严重的患者,我一边治疗,一边跟他们讲该怎么选穴,腰上选肾俞、大肠俞,腿上选环跳、委中,还亲手示范提插、捻转那些基本手法。他们看得认真,我也教得仔细。
后来我还把浮针技术带了过来。这种针法不怎么疼,效果却挺快,病人接受度很高。在一次义诊中,一位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的瑶族阿姨,腰痛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伴有左下肢麻痹。我运用浮针技术,在她腰部相应的肌群进行针刺,扫散,灌注动作。仅仅几分钟后,阿姨的腰部疼痛就明显减轻,活动受限,左下肢麻痹的症状也明显减轻。这神奇的效果让阿姨和在场的患者都惊叹不已,也让当地医生对浮针技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除了手把手地带教,我还定期给大家做培训,讲讲针灸理论,分析一些典型病例。从经络系统到面瘫、中风后遗症的治法,我都尽量结合实际病例来讲,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些讲座不仅丰富了当地医生的理论知识,也为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提供了更坚实的指导。
这期间我也常跟着医院下乡,去偏远村子义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做到针灸。
四个月下来,回头看看,还是有点成就感的。我参与了300多人次的门诊,跟着下乡义诊5次,办了4场讲座,参加了100多次查房和10多次院内会诊,带了5位科室医生。现在康复科的门诊量和住院收治都上来了,医生们也能比较熟练地用多种针法治病,浮针这类新技术也正式用起来了,填补了康复科科室在这些领域的空白。
这段帮扶虽然结束了,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还想通过线上方式继续跟他们交流,在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我也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医疗帮扶,让针灸被更多地方、更多人了解。银针连山海,瑶乡共振兴——能为一地百姓的健康出份力,心里是暖的。
统筹:李志 朱颖洁
校对:任倩妮
版权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