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近日,一部以粤黔协作为背景,聚焦支教、支医、产业帮扶等动人故事的长篇小说《山水有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上下两卷共50个章节,以中山教师叶红赴贵州六盘水支教为主线,串联起支医、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多维叙事。
“通过支教这扇窗户,我了解到很多乡村全面振兴、支医支教组团式帮扶、人才合作、劳务协作、黔货出山、广货入黔、消费帮扶领域的故事,被深深触动。”该书作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石岐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匡香华(笔名“筐筐”)介绍,《山水有约》的创作灵感源于自己的支教经历。2023年,匡香华曾赴六盘水六枝特区十一中支教。经历虽然不长,但在六盘水观察交流和采风体验却给匡香华留下了深刻印象。
匡香华告诉记者,她决心以文字记录这段经历。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匡香华深入走访帮扶工作者、村民、学生等不同群体,整合素材、反复打磨、几经改稿,最终完成这部20万字的作品。在匡香华看来,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其对支教岁月、对粤黔协作最深情的致敬。
翻开《山水有约》,主人公叶红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心理健康机制、组建文学社、推动职教协作等情节,展现教育帮扶的深远影响;同时小说穿插断指救治、猕猴桃产业拓展、研学活动等事件,生动刻画了粤黔两地人民在协作中结下的深厚情谊。故事中的许多人物如白大志、戴钟宏、黄珍珠等,均以真实原型为基础,希望以此折射出帮扶工作者的担当与坚守。
《山水有约》出版后,在中山文艺界引起广泛关注。中国作家协会著作权保护与开发委员会副主任李晓东、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顺肯定了这本书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作为中山市首部以粤黔协作为主题的长篇小说,《山水有约》不仅填补了本土文学在该题材创作上的空白,更以文学形式记录了国家战略下的生动实践。”中国作协会员、中山知名本土作家谭功才认为,该作品通过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凸显了“山海情深”的协作精神,成为致敬粤黔帮扶事业的一座文学里程碑。
记者获悉,作为一名拥有37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匡香华在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同时,始终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校园文化培育。除了此次出版的《山水有约》外,她还是《小心蹚过成长这条河》《小园芳菲》等多部校园题材长篇小说的作者。在校工作期间,匡香华一手创办的石岐中学星语文学社已成为中山市一张知名的校园文化名片。
目前,《山水有约》的影视项目改编已通过了2025年7月份全国重点网络剧的备案,剧本孵化也在积极准备中,期待小说中的生动故事能在荧幕上与观众见面。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