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月23日上午,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广州体育学院承办的2025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广州体育学院礼堂开幕。
本次会议以“科技赋能,智引未来:竞技体育科学的创新与突破”为主题,汇聚全国体育与科技领域的顶尖智慧,旨在助力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报告环节,由广州体育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胡敏主持。戴建生院士以《具身智能下的机器人与体育融合》为题作首场报告。他从全球及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的现状切入,系统回顾了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与AI、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机器人在运动训练、运动康复等方面的应用与影响。戴院士指出,具身智能下机器人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将彻底变革训练、竞赛、康复等各个环节,推动体育领域进入“人机共融”的新阶段。
圆桌会议环节,由广东省人类运动表现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侯晓晖教授主持。会议以“科技产品创新与竞技体育训练变革”为主题,汇聚来自学界与企业界的多位专家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新机遇,重点围绕AI如何破解训练中的“经验依赖”难题、智能产品从“技术落地”到“效果提升”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未来AI与体育训练融合的新场景、新方向提出前瞻性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大会上,广州体育学院与百度飞桨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AI+体育”,基于百度飞桨与文心大模型,在建设体育行业数据集、开发体育人工智能课程与实训平台、探索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技术应用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此次合作旨在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体育训练、健康促进等方向的深度融合,为体育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