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升级改造139座环卫驿站、筹集逾2000套市属公租房、组织100名一线优秀环卫工人疗养……在广州市第38个环卫工人节来临之际,记者从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获悉,广州市正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完善对环卫工人的制度性保障,着力解决其急难愁盼问题,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关爱环卫工人的浓厚氛围,让辛勤奉献的“城市美容师”更有保障、更有尊严。
织密“保障网”:从“汗流浃背”到“智慧作业”
一杯热水、一顿热饭、一处清凉的歇脚地,是环卫工人最朴素的需求。今年以来,广州着力强化环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已升级改造224座工具房、139座环卫驿站,并为驿站(休息室)统一配备微波炉、饮水机、空调等设施,有效解决了环卫工人在用餐、饮水、休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与此同时,广州大力推进环卫作业模式的智慧化转型。通过增加小型保洁设备,引进新型洗扫车、智能清扫机器人等,构建起高效的“人机协同”作业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城市保洁效能,更有效减轻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为守护环卫工人的身心健康,广州还健全了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市、区城管部门联合卫健部门,为环卫工人量身定制体检项目,建立个人健康电子档案,并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控和健康知识讲座,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解决“后顾忧”:安居乐业更有盼头
安居才能乐业。为改善环卫工人的居住条件,广州持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据悉,近五年以来,广州城管部门已筹集逾2000套市属公共租赁住房,定向供应给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家庭,让他们在城市中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子女教育问题,同样是许多外来务工环卫工人的心头大事。对此,广州市明确规定,对从事环卫工作2年以上的环卫工人,其子女入托、入学免缴赞助费等额外费用;对于非本市户籍的环卫工人,其子女可享受租住地就近入学政策。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广州平均每年为约1260名非广州市户籍环卫工人子女解决了入学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提升“认同感”:让尊重劳动成为城市风尚
对环卫工人的关爱,不仅体现在物质保障上,更在于全社会精神层面的认同与尊重。
每逢节日,市、区城管部门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今年环卫工人节,市城管部门便联合市总工会,组织了100名一线优秀环卫工人代表赴省级职工疗养基地进行疗养。
更重要的是,广州正着力搭建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平台。通过多渠道宣传环卫工人的劳动价值与奉献精神,并积极联动爱心企业、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整合资源为环卫工人提供多元化福利。从“爱心午餐”到“清凉驿站”,再到各类公益慰问活动,关心关爱环卫工人正逐渐从政府倡导转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广州正以一项项务实举措,不断提升环卫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这份对劳动者的尊崇,成为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成广聚
